12月20日上午11时,深圳恒泰裕园区发生山体滑坡事故。截止当日晚上10时,共有59人失联。经初步核查,此次灾害共造成33栋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损坏,其中,包括厂房14栋,办公楼2栋,饭堂1间,宿舍楼3栋,其他低矮建筑物13间。国土资源部官微通报称,初步查明深圳光明新区垮塌体为人工堆土,原有山体

首页> 固废处理> 垃圾处理> 工业固废> 评论> 正文

深圳山体滑坡都是建筑垃圾惹的祸?

2015-12-23 08:55 来源: 北极星环保网

12月20日上午11时,深圳恒泰裕园区发生山体滑坡事故。截止当日晚上10时,共有59人失联。经初步核查,此次灾害共造成33栋建筑物被掩埋或不同程度损坏,其中,包括厂房14栋,办公楼2栋,饭堂1间,宿舍楼3栋,其他低矮建筑物13间。国土资源部官微通报称,初步查明深圳光明新区垮塌体为人工堆土,原有山体没有滑动。人工堆土垮塌的地点属于淤泥渣土受纳场,主要堆放渣土和建筑垃圾,由于堆积量大、堆积坡度过陡,导致失稳垮塌,造成多栋楼房倒塌。

这里156.1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低山与丘陵包围,平原在腹地上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

地处光明新区南部的红坳村,就在这片平原腹地的边缘。东、南两边的山丘在这个1万多人口的自然村边上形成一个直角,村南头的山谷上,曾是一个采石场,2013年后,这里留下的大坑成为红坳余泥渣土临时受纳场。

发生滑坡的,正是这处受纳场。有资料显示,该受纳场为合法审批建设的项目,受纳场地证编号:20140003,使用期限至2015年2月21日。

然而,附近居民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称:“就在滑坡的前一天晚上,这些车还来倒过土”。

检查也确实发现了问题。光明新区城管部门检查红坳余泥受纳场相关文件,发现施工图纸和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单位不一致,督促其尽快完善。

红坳村的这处受纳场“繁忙”景象,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据《深圳晚报》2014年报道,深圳当时已有的12座受纳场,只能撑一年,而市内尚有多条地铁尚未建成,余泥渣土排放难,将持续到2020年。

然而,一年后的12月20日,那些泥头车驶向的红坳村的终点——那座高数百米的红土山,终究冲破约束,朝它北边的城中村和工业区,一泄而下。

可见深圳山体滑坡不是自然灾害,而是城市治理短板的一次报复,代价极其惨重。余泥渣土,自然是城市快速发展的产物和象征,但处置不好,也会成为城市发展的拖累,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危及环境乃至老百姓的生命财产。这不是危言耸听,余泥渣土,是几乎中国所有城市的痛,只不过,当深圳面临的是更加突出的“排放难”,而大多数城市则头疼于疯狂的渣土车。但不管怎么说,总归都是余泥渣土乱象得不到根治的反映。所以,面对此次深圳山体滑坡,同样被余泥渣土所困扰的其他城市庆幸之余,更应该意识到,谁都没有资格像个没事人一样,做一个仿佛与己无关的旁观者,而需要为了那些无辜的生命,补齐这块短板,已然刻不容缓。

(综合中国科技网、舜网、川北在线、国际在线、龙岗新闻网)

原标题:深圳山体滑坡都是建筑垃圾惹的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