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4日,国际水协会非传统水资源委员会中国区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王晓昌与国际水协会前任执行主席PaulD.Reiter受邀参加中国宜兴环保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环科园)主办的中韩环保产业合作推进会。推进会上王晓昌教授代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环科园签署了《国家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

首页> 水处理> 综合> 人物> 正文

【专访】王晓昌、Paul D. Reiter寄语宜兴环科园:期待成为未来环保的灯塔和典范

2015-12-18 17:14 来源: 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

2015年12月14日,国际水协会非传统水资源委员会中国区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王晓昌与国际水协会前任执行主席Paul D. Reiter受邀参加中国宜兴环保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环科园”)主办的“中韩环保产业合作推进会”。推进会上王晓昌教授代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环科园签署了《国家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共建战略合作协议,两位专家还同时被环科园聘请作为“环保技术发展顾问”。借此机会,笔者对这两位长期活跃在国内外环保领域的高端专家进行了联合专访。

问题1:二位对宜兴及环科园的印象如何?

王晓昌:我跟很多人都谈起过为何会来宜兴。宜兴环科园是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环保产业工业园,就宜兴的发展和宜兴的环保产业而言,它是一个特别的城市。一方面,宜兴环保企业众多,是一个充满活力、引人注目的城市;另一方面,我认为宜兴环科园的发展与我所预期的还有一些差距:首先表现在宜兴的环保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其创新能力不足;其次,环科园的国际合作尚很薄弱,与国家目前所倡导的“走出去”“一带一路”等国际化政策相比,宜兴环保产业的国际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宜兴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也正因为如此,我今天来到宜兴并与环科园就国际合作事宜进行磋商和推进。

最初结缘宜兴是因为水专项课题的实施,尽管我初识宜兴时的印象仅仅是一个环保产业城市。但通过两年来的接触和了解,我认识到宜兴的水环境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期与环保城市的称号相匹配。基于此,我向环科园介绍了我对宜兴水环境建设的一些想法和理念,而且我也相信这次邀请Paul同行,也会让他对宜兴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可借鉴我们了解和掌握的国际经验,来协助宜兴进一步提升水环境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这也是此次发起共建国际合作中心的初衷。我和Paul都认为,国际合作的核心一方面是将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引入中国,同时,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将中国的本土技术创新和管理理念推广到国际社会。

Paul D. Reiter:我从2000年开始担任国际水协会执行主席,2002年第一次到访中国上海、北京等地,与王晓昌教授一起拜访过住建部等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并与他们就中国的水环境政策和管理、技术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有幸促成了2006年北京世界水大会等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此次是我第一次来宜兴,个人认为宜兴与其他城市有很大不同,相比其它到过的中国城市,宜兴看起来是一个运行良好、规模适中、环境迷人的城市,而且宜兴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宜兴同样面临一些诸如水污染等问题困扰,虽然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问题,但是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给宜兴这座城市带来很多机遇。

问题2:为什么选择宜兴环科园作为“国家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共建战略伙伴?

王晓昌:我认为有三个原因:首先,我一直很关注水环境问题和城市水系统循环,宜兴有很丰富的天然水资源,水环境要素齐全。当然和中国很多地方一样也存在点源和面源的污染防治问题,如果让我来描绘宜兴的城市蓝图,涉水的元素将是浓浓的一笔;其次,宜兴政府有很好的意识和想法,特别注意到宜兴环科园的领导有很独特的见解和想法,并且力求将宜兴的环保产业做大做强做好,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三,作为中国经济十强县,宜兴的经济实力能够很好地支撑我们的平台搭建和项目实施。

除此之外,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场”。对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来说,很多事情在国外难以实现,但是却在中国可能实现。例如,我倡导的“水循环管理”的理念就借鉴了我导师丹保宪仁提出的“需要改变城市的水系统,来适应气候变化、解决水资源短缺等各种问题,最终达到节水节能”的思路。遗憾的是,他的这些想法无法在日本进行实践,而我就试想如何能使这些想法和理念在中国得以实践并推广。所以,我跟宜兴市政府交流时就指出作为一个环保模范城市更应当思考如何让宜兴变得更加美好。这不能仅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而是更应该思考如何整合这些技术重塑一个新的城市水环境系统。如果宜兴在此方面能够付诸实践,宜兴不光会成为中国的一个典范,也会成为世界的一个典范。

Paul D. Reiter:我非常赞成王教授的想法,宜兴不仅能成为一个理念集成的地方,也能成为一个实践集成的地方,这在全球范围内的水循环管理实践中都极为少见。宜兴可以成为集成很多东西的中心,其中就应该包括各种理念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其理论的层面。

我对王教授很有信心,他邀请我来宜兴我没有丝毫犹豫,当然我之前对宜兴也有所耳闻。当我来到宜兴时,确实发现,宜兴具备很大的潜力,就像一个未经雕琢的钻石。而且我也很信任我的合作伙伴王教授,经过一段时间的雕琢,这颗钻石必然会光彩夺目。我很高兴王教授选择宜兴开展环保国际合作的项目,而且邀请我参与其中。首先,很少有国家拥有这样一个国家级的高级别国际合作中心,很多国家的国际合作机构一般都设在大学里,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因此,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能在国家的层面上开展相应的国际合作。我认为,在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发掘出更多的潜力,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首先,在当今社会,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其次,国际社会也很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的水环境问题,除了一些学术交流的机会之外,国外很少有机会了解到中国水污染治理和管理的情况和现状,所以国际合作中心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孵化器、实验室,而更应该是一个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环保政策、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窗口。

问题3:未来对“国家城市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宜兴的具体工作计划和内容有哪些初步设想?

王晓昌:首先,宜兴正在进行环科新城的规划,我们会参与到规划过程中,并努力将一个全新的城市水系统理念融入到新城的规划之中。其次,我们与国际水协会有很好的长期合作,明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世界水大会我同时邀请宜兴能够参与,我们相信这个平台势必为宜兴提供更佳的展示,向全世界展示宜兴的环保成果。

Paul D. Reiter:王教授讲了很多为宜兴做的具体的工作内容,我想说的一点是关于这个国际合作中心的品牌建设和后续如何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投资。通常好的品牌建设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当我们对外宣传交流的越多,就会获得更多的关注,获得更多地关注就会得到更多的支持。这对项目投资、企业发展等都有极大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就是一个专业知识与经济的结合。在我看来,中国很多的环保项目都很碎片化,我们想做的是无论是向内还是向外都期望达到整体性的目标,我和王教授想做的就是如何在一个智能化的城市系统中更好地发挥规划和技术的有效融合。此外,我认为像布里斯班世界水大会这样的平台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宜兴更好地掌握世界范围内的水动态,多年来我一直都在帮助很多人参与到这种国际活动来获取更多更新的理念。这也是我作为环科园环保技术发展顾问能发挥的一些作用。

问题4:目前,概念水厂项目在国内正方兴未艾,宜兴环科园一直在积极参与概念水厂项目,二位对概念水厂项目以及国际科技合作对促进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有何看法?

王晓昌:虽然我没有直接参与中国概念厂的项目,但是我和一位挪威教授共同主持了今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亚太水大会上的概念厂圆桌会,间接地参与到概念厂的项目。概念厂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将污水处理与能源资源回收相结合,并最终达到系统的能源平衡。概念厂委员会与宜兴合作,计划在宜兴建设一座甚至一系列示范,对不同的污水处理技术路线和能源资源回收技术进行路线进行示范研究。我认为这不仅对中国目前的污水处理厂很重要,也对引领未来污水处理厂建设同样也很重要。如果在不远的将来,概念厂示范能在宜兴取得成功的话,将对全世界具有非凡的意义。

Paul D. Reiter:我觉得早在2000年就应该开始这项工作。我很遗憾地发现,这么多年来中国在建造大量污水处理厂的过程中,创新程度极低,仅简单模仿美国和西方的设计方案,同时污泥尚未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处置。大家都知道,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所以让我们抓住这次机会,真正找出适合中国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方案,不再只是简单地复制,而是要领先一步,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利用中国现有的技术,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勇于开拓创新。我认为我们可以在宜兴大有所为,这是因为我觉得创新工作最大的障碍是制度屏障,如果我们真正想利用技术创新解决水环境问题就必须认识到并克服这些障碍,我想宜兴具有这个潜力和能力,这项工作不仅是关系中国现在和未来的水处理行业,而且也可以引领全球的趋势。所以对未来污水处理厂而言,不仅仅要考虑处理技术的问题,更要考虑这些污水厂所处的制度环境。

最后,二位专家分别对宜兴环科园在国际科技合作和产业技术创新领域的未来进行了一句话寄语:

王晓昌: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宜兴可以能成为世界性的环保典范。

Paul D. Reiter:宜兴不仅能成为中国的一座灯塔,也能成为世界的一座灯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