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6日,镇江电厂脱硫控制室内发出阵阵激动人心的掌声,#6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转后成功投运!至此,经过55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实际运行参数为公司提升品牌价值,再现碧水蓝天的管理方针作出了最好的注解。#6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的成功投运是凯迪环保公司各部门及分包单位相

首页> 大气治理> 脱硫脱硝> 企业> 正文

凯迪环保镇江超低排放项目成功投运背后的故事

2015-12-01 14:08 来源: 凯迪环保

2015年11月16日,镇江电厂脱硫控制室内发出阵阵激动人心的掌声,#6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转后成功投运!至此,经过55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实际运行参数为公司“提升品牌价值,再现碧水蓝天”的管理方针作出了最好的注解。

#6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的成功投运是凯迪环保公司各部门及分包单位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结果,所有项目人员凭着责任与信念,克服场地狭窄、工程停机时间短、工程设计出图及设备到货时间晚等诸多困难,特别在工程的安全管理上,项目部本着“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自我加压,合理规划,确保了#6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的安全施工,成为公司工程安全管理的一个典范。

镇江电厂在基建时预留脱硫场地不够,同时在2013年对脱硫系统又进行过改造,本次脱硫技改工程又是在已经建成的脱硫塔上进行增容改造施工,工程特点是地窄人杂、点多面广,全塔内部已经全部衬胶,安全管理风险较大。为了保证安全工作的万无一失,在开工之前,项目部积极与施工单位协调,要求其主动融入镇江电厂安全管理文化中,全面执行该厂“安全管理,以人为本,贵在管理,重在落实”的方针。一是作好动员宣传。2015年9月9日,项目部组织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召开脱硫技改开工协调会,明确了具体的工程协调负责人和安全监督人员,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执行等诸多问题,随后,又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召开动员大会,让其对镇江电厂的安全管理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二是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宣贯学习并实施,促使他们从规章制度上夯实安全施工的基础。三是所有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项目部都要组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和培训,先后培训教育了10多批次160余人,对一些特殊重要的施工现场还要在入场之前进行专门的安全交待。四是定期召开脱硫技改工程安全监督专题会,既不影响施工单位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又要对现场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深抓细管,特别是各个施工点的施工高峰期要管深管严。以上措施,为搞好脱硫技改施工现场的安全营造了舆论氛围,同时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技能与安全敏锐性。

脱硫岛施工区域用脚手架及彩钢板搭设了隔离围栏,并在围栏上张贴安全标志及警示标语,现场规划布置了“五牌一图”,施工区域隔离围栏,可有效防止非该区域施工人员的进出造成的人员伤害。

2015年9月23日,镇江电厂#6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正式开工。从这一天起,技改工地热火朝天,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坚持以“三铁”反“三违”,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与业主一起建立了#6机组超低排放技改微信群,及时在群内对技改现场发现的的问题隐患提出整改建议,对存在的问题逐项检查落实并回复。对现场存在的违章行为,如高空作业不挂安全带、未做好电火焊渣掉落起火的安措、脚手架无拦腰杆等,要求其及时整改,解决了施工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

2015年9月25日,组织施工单位进行首次安全教育活动,对华润电力曹妃甸项目、盘锦项目近期发生的2起人员伤亡事故进行了通报,要求各级人员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守住最基本的底线,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安全管理资源投入与维护、隐患排查、整改验收、反违章的处理等方面进行控制,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5年10月4日江苏分公司EHS部副主任到超净排放改造现场进行了检查,对脱硫技改区域的脚手架管理、施工用电、动火作业、文明施工进行了检查,对公司本次技改的外委管理工作给予肯定,要求参建单位再接再厉,关注和抓好安全细节,使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更上一个台阶。检查结果表明安全文明施工处于可控状态。值得表扬的是保温施工人员在拆除保温时,保温拆除后及时对平台、圈梁上的残余杂物进行清理,安全文明施工在个人行为上得到了体现。

镇江电厂在整个脱硫技改工程中,工期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设备到货时间、安装与防腐施工之间的工作衔接等,都对其带来很大影响,而项目部针对每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合理组织安排,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工程进度。

本技改项目因吸收塔周边场地狭小,周边空间受限制因素较多,无法采用大型吊车进行整体吊装,项目部与施工单位共同策划,提出了多套施工方案,经过讨论和必选,最终确定为采用吸收塔和净烟道同步顶升,安装吸收塔内部防倾支架的方案,方案评审会上,公司设计人员、施工单位起重人员、业主技术支持部相关专业对该方案从安全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对方案制定的各方面进行了完善。

本项目吸收塔改造分两次进行加高,将原吸收塔自除雾器层加高3.4米。第一次完成加高1.8米,第二次完成加高1.4m。由于吸收塔本体上部出口管与净烟道入口为一整体结构,中间无支撑、重量达200t,周围空间小、障碍物多、两侧必须同步顶升,技术难度大、不可控因素多,在国内各家电厂改造中无成功经验可借鉴;为确保完成本次顶升工作,项目部与施工单位准备工作进行长达10天,专项措施讨论修改多达5次,起顶前专项措施落实检查3次。经过精心策划,科学组织,周密部署,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做到准备充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2015年10月9日11时随着顶塔总指挥的一声令下,10处作业点的人员协调操作,吸收塔至净烟道出口管200t庞然大物被24只30t千斤顶顺利顶起,至13时40分第一次顶升工作完成。10月12日下午15时开始进行第二次顶升工作,在经过历时55分钟的平稳起升后,吸收塔及净烟道顺利达到预定高度,本次超低排放技改中的重要节点之一按时完成。吸收塔及烟道抬高达到预定高度标志着本次超低排放技改项目重要节点之一的实现。

超净排放技改项目施工单位在CEMS小间地基处理、吸收塔及烟道顶升防倾倒装置、吸收塔安装及焊接的施工中注重质量控制,各作业程序严格按规程规范进行操作,保证了实体工程的质量安全,同时对施工区域的周边环境进行了清理和保持。

出现任何纰漏,都可能造成改造工作“功亏一篑”,所以每一项工作时都小心谨慎,确保万无一失,做到质量进度与安全改造两不误。”项目部每周2次安排部署下一步开展的工作,协调项目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全面指导和监督各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等。2015年10月19日,按照#6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进度计划,这一天应是吸收塔安装交防腐的时间,但是吸收塔内部及烟道外部顶升装置尚未拆除完毕,施工单位和防腐公司都存在抢工期的现实,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交叉作业,焊渣掉落产生火灾的安全隐患极大。为了保证安全,项目部召集安装单位、防腐单位及时召开协调会,对工期进行倒排,按小时计算工期,最后确定各项工序的作业时间,有效的避开了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不仅未影响工期,还提前1天具备机组启动通烟条件。

项目部及公司各部门创造着属于凯迪环保的神话,共同见证了一个个意义非凡的节点:

2015年7月8日,公司中标镇江电厂#6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

2015年7月27日,第一次设计联络会在武汉召开;

2015年8月22日,项目部进驻镇江项目现场;

2015年9月9日,现场施工隔离围栏开始布置;

2015年9月23日,#6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正式开工;

2015年9月26日,#6机组停炉;

2015年9月28日,原烟气CEMS小间拆除完毕;

2015年9月30日,原2级除雾器拆除完毕;

2015年10月9日,吸收塔及烟道完成第一次同步顶升作业;

2015年10月12日,吸收塔及烟道完成第二次同步顶升作业;

2015年10月12日,吸收塔及烟道完成第二次同步顶升作业;

2015年10月22日,吸收塔及净烟道防腐;

2015年10月26日,除雾器安装;

2015年10月29日,托盘安装;

2015年11月2日,吸收塔及净烟道人孔封闭,具备通烟条件;

2015年11月4日,#6机组点火启动;

2015年11月9日,#6机组进入168小时试运行;

2015年11月16日,#6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168小时试运圆满结束;

2015年11月17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对6#机组总排口污染物现场监测,粉尘、二氧化硫分别为5.0 mg/Nm3、35.0mg/Nm3,达到并优于燃气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实现“超低排放”的预期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