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化工企业或是出城入园或是退出市场,给城市发展腾出了宝贵空间,但其中一些土地很可能已经受到重金属或有机物的污染。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化工场地高危害有机物复合污染风险评估与修复技术,在与土壤杀手的赛跑中取得胜利。10月22日,在上海市教委举行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专题介绍会上,

首页> 环境修复> 场地修复> 技术> 正文

有机物去除率超过90% 化工污染场地有了救星

2015-11-26 09:59 来源: 中国化工报 作者: 房树芬

近年来化工企业或是“出城入园”或是退出市场,给城市发展腾出了宝贵空间,但其中一些土地很可能已经受到重金属或有机物的污染。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化工场地高危害有机物复合污染风险评估与修复技术,在“与土壤杀手的赛跑”中取得胜利。10月22日,在上海市教委举行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专题介绍会上,该项目赢得了“土壤医生”的美誉。

应用该技术,可日处理地下水或土壤100立方米,有机物去除率超过90%。到目前为止,采用该技术共处理土壤和地下水5.8万多立方米,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6000多万元,得到了使用单位的高度评价。中国环科院等多个科研机构对该套技术给出的评价是:整体技术属于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地下水环境污染治理迄今仍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以前许多工厂技术工艺落后,监管也不够完善,在化工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高危害有机物十分常见,像卤代烃、石油烃和农药类等有机物的检出率超过70%。“从全国范围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风险评估和修复技术仍然十分缺乏。”该项目研发人员李辉说。

2014年7月1日,环保部颁布法规,规定土地转性或工厂搬迁都必须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进行质量评估,如有污染必须进行修复。随后,国家和各省市都加快了完善土壤质量标准的步伐。

而李辉和同事们历经10年研发出的这套化工场地高危害有机物复合污染的风险识别与修复新技术,不仅部分成果被选入国家和上海市环保部门制订的多项行业标准,还成功应用到上海、江苏和广东等10余个化工场地的有机物污染调查、风险评估及修复项目之中,取下了悬在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土壤杀手’主要是重金属和有机溶剂两大类,除了完成土壤环境质量风险控制导则里的‘规定动作’外,我们还会根据工厂的具体情况增加风险评估项。”李辉说。在众多污染物中,氯代烃类有机物特别要给予关注,它应用广泛且具有较强毒性,但其修复技术长期以来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为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李辉和同事们用10年时间构建了一整套化工集成优势技术。

他们针对场地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测不准的问题,发明了样品无扰动采集和测定技术;针对场地中的高浓度有机物污染,发明了抽出吹脱、高级氧化和尾气催化降解一体化处理技术。对低浓度的有机残留物,或者是用植物、微生物的联合力量来降解,或者是把微生物、活性炭和化学药品制成的降解反应柱插在土壤里,对污染物进行原位降解。

原标题:有机物去除率超过90%,化工污染场地有了救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