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沟治壑、流域治理,是许多地方都在做的事,何以称之为发展理念的嬗变?山西的国有林场用行动证明,省国有林管理局首创性提出的全流域治理、全林分经营理念,是整合经营、提升管理的最佳手段,推动了绿色资本持久的增长,引导了发展方式转变的革命。综合规划,全流域深度治理全流域治理、全林分经营最

首页> 环境修复> 综合> 评论> 正文

整沟治壑 发展理念的一次嬗变

2015-11-10 15:42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吴兆喆 梅青

整沟治壑、流域治理,是许多地方都在做的事,何以称之为发展理念的嬗变?

山西的国有林场用行动证明,省国有林管理局首创性提出的“全流域治理、全林分经营”理念,是整合经营、提升管理的最佳手段,推动了绿色资本持久的增长,引导了发展方式转变的革命。

综合规划,全流域深度治理

“全流域治理、全林分经营”最大亮点是什么?

山西省林业厅副巡视员、省国有林管理局局长尉文龙告诉记者,我们不再局限于投资分散、项目割裂的传统经营方式,而是在区域范围内提升生态质量,裂变出更大的价值。

山西省国有林管理局发挥集中管理的体制优势,对辖区内部分流域进行规划,整合多个林场一起参与流域内的“精细治理”。按流域的自然条件,从山顶、山腰到山脚,按资源状况的不同,分类施策,把最新的成果、最好的技术、最优的管理整合进来,形成一个示范园区,逐步推开扩大,由点的治理发展到面的治理。

记者在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辖区内的和顺县采访时看到,经过治理后的沟道内,尽是碎石垒成的树坑和横平竖直的定植苗圃,整齐划一,风采不凡。

“在太行山区造林不容易!如果不整合所有资金在这一道沟内实施造、封、管、育,可能只是今年在山腰上栽植巴掌大一片树,明年在沟底造席子大一片林。”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副局长祁志强说。

太行山区属于典型的石质山区,石多土薄,造林难度大,按老劳模申纪兰的话说,“山是石头山,沟是石头沟,没水光石头,谁干也发愁”。

“今年,我们在禅堂寺沟推进的全流域治理工程,治理面积6000亩,打造生态项目和经营项目10个,沟口培育珍稀树种,沟底定植阔叶树、针叶树,依托整个流域整体提升的优势,兼顾打造一条以禅堂寺庙为主要景点的森林旅游线路,走出了综合治理、多元发展、价值提升的新路子。”祁志强兴奋地说。

“每个省直林局规划三五道沟,把这几年的作业设计全放在这些道沟里,集中精力干,基础建设的资金集中使用,才能干成大事,干出效果。”尉文龙说。

业界指出,从某种程度上讲,林地的精细化利用,是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体现,也是国有林场改革需要面对的课题。

科学设计,全林分科学经营

太行林局的综治模式可复制吗?

尉文龙说,理念相通,但模式却不可生搬硬套和“一刀切”,一定要因地制宜,秉承近自然、低扰动、斑块状的理念,宜造则造、宜抚则抚、宜补则补、宜种则种。

为此,山西省国有林管理局专门出台了《省直林区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要求以省直林局为单位,治理流域须权属清晰,每个流域内国有林地面积不低于3万亩,并尽量集中连片,以凸显规模效应。

同时,《意见》要求,在全流域治理中必须实行“全林分经营、全机械作业、全资源利用、全过程管理”。也就是说,将治理单元内的所有林分,按需选择不同的经营措施全部经营;在经营活动中,要尽可能使用机械作业,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保护为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发展林下养殖、采伐物利用等,以增加林地产出;在管理上,要优化生产机制、提高生产效能,确保治理质量。

“这不是在一块地、一片山上作业,而是区域内资源集合后的大发展,所以必须着眼全局,科学设计、细节到位,实现资源的全面优化,这样与小班经营模式相比,才能显得成本低、效率高。全流域治理完全符合系统论、经济论、方法论,实现规范化、集约化、效益化。”山西省国有林管理局常务副局长盖强说。

“目前,省直林区共规划了38个治理流域,涉及54个林场,总面积220万亩,占省直林区经营总面积的10%。人工林抚育、补植补种、改培珍稀阔叶林、改造灌木林等任务基本完成,经济林、食用菌、森林养殖等产业稳步发展。”盖强补充道。

“经过治理,这儿成了高品质的森林氧吧了。”五台林局副局长张振飞指着清水河流域的茫茫林海介绍,“林局以清水河流域内人工林抚育为对象,总规划10万亩,今年已经完成抚育2.8万亩,同时,在林中空地补植补造了230亩阔叶林,使流域内林分结构更趋合理,植物群落更趋稳定。”

创新机制,形成全社会合力

林区社会环境不同,引发的问题千差万别,但怎么造林和怎么护林永远是根本问题。

林区资金少,治理难度大,钱从哪儿来?

五台林局给出了建议:创新机制,引进资金。

五台林局在整合国家投资的基础上,重点吸引地方政府财政投入,让社会资本向治理区集聚。近3年,共吸引地方投资达2400万元,其中协调山阴县政府投资170万元修通了雁门关林场场部道路;五台县政府投资30万元解决了门限石林场饮水问题,破除了综合治理区的资金瓶颈。同时,由于社会关注度的提升,资源、人才、技术、资本向治理区大量涌流,为造林奠定了坚实基础。

林区牛羊多,综合治理后,成效怎么保?

太行林局给出了办法:整合力量,形成合力。

禅堂寺沟临近紫罗村,全流域治理之前,周边群众肆意放牧,牛羊践踏、啃食苗木的现象屡禁不止,后期管护难度大且收效甚微。为防止类似情况继续发生,综治工程实施后,禅堂寺林场主动与紫罗村协调,对林区放牧行为进行了有效制止,同时招募农村务工人员从事造林整地、苗圃育苗管理等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林区群众的护林意识,变不利因素为管护力量,确保了综治工程的成效。

“1年大变样,3年有成效,6年见效益。”尉文龙预计,到2017年,山西省直林区治理流域的森林资源、基础设施都会得到大幅改观,80﹪的宜林荒山得到绿化,80﹪的中幼林得到抚育,80﹪的灌木林得到改造。

“2020年,山西国有林场改革将全面完成,届时,国有林区将是什么模样呢?”尉文龙信心十足地说,“全省国有林区将会更绿、更美。当前的全流域治理区会升级为资源保护示范区、森林经营集约区、产业发展潜力区、森林文化展示区、旅游观光休闲区和科学技术试验区。”

原标题:整沟治壑,发展理念的一次嬗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