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会昨召开下阶段要加强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截污纳管建设从去年开始,为保护台州市水域的生态环境,五水共治行动浩浩荡荡席卷全市。那效果怎么样?目前还有哪些要做的?昨天下午,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会在路桥新桥镇政府举行,会议针对前段时间的五水共治行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下阶段

首页> 水处理> 综合> 报道> 正文

浙江台州:污水处理率较去年增加5.2%

2015-09-11 11:20 来源: 台州晚报 作者: 金许斌

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会昨召开

下阶段要加强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截污纳管建设

从去年开始,为保护台州市水域的生态环境,“五水共治”行动浩浩荡荡“席卷”全市。那效果怎么样?目前还有哪些要做的?

昨天下午,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会在路桥新桥镇政府举行,会议针对前段时间的“五水共治”行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下阶段的主要工作。

全市平均污水处理率增5.2%

近年来,台州在工业经济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突出。农村生活污水、厂区工业废水等直排河道现象时有发生。

路桥新桥镇前七份村的内河曾是名副其实垃圾河,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在河里堆积成山。

经过近一年的整治,前七份内河恢复“青春”,小桥流水杨柳依依,成为远近闻名的纳凉散步好去处,这让前七份村成为路桥治水成功的一个典型例子。

记者从会议材料统计数据中了解到,今年1-8月份,全市平均污水处理率68.75%,比去年底增加了5.2%,其中污水处理率最高的是三门,增加了16.04%。全市新增污水处理量为3.997万吨/日,增幅最高的是椒江区,新增1.137万吨/日。

据市环保局统计,台州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60%。

这些数据说明,台州市“五水共治”行动是有效果的,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水质达标率普遍偏低成难题

水质治理得好不好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县域水域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

全市共23个县域交接面,今年1-8月份,经过检查,达标的只有10个,达标率只有43.5%。椒江、黄岩的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为不合格。

另外,台州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平均达标率42.5%,而按照省里要求,这个达标率要达到90%以上,差距显而易见。

这是什么原因?记者通过环保部门了解到,台州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较高,大量工业污水进入,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导致出水不达标。另外,污水处理厂雨污分流不彻底,也成为污水处理厂处理率不高的其中一个原因。

除了这些问题,污水处理工程有所滞后。台州市8个省控水质断面,除了江口、下里桥两个断面,其他6个只有常规性工业农业、拆违政治工程,没有启动截污纳管、污水处理厂等实质性工程。

将加强监测和截污纳管建设

台州市治水出现的这些问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水质自动监测站没有大规模建起来。

据了解,当前由于缺乏水质监测,很多乡镇不知道自己河道进出水水质变化情况。

会议指出,下阶段要在8个省控水质断面所涉及的县(市、区)之间,乡镇街道之间建立自动监测站。

除了监测水质外,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也成为下阶段重要工作。据悉,台州市将制定全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实施计划,分期分段对全市进行标准化改造,凡是新建或扩建的污水处理厂,一律按照高标准实施出水。

新桥镇治水方式成为全市典范,有其独特理念。记者了解到,新桥治水主要采取放开政府权力的方式,让老百姓自己治水,把治水的任务分摊到村,而政府要做的就是购买治水服务,让专业人士指导村民治水。

按新桥治水部门的总结说法就是,政府财政“以奖代赈”,用奖励的方式让村民自己治水,这样村民才会更加珍惜自己所居住的环境。

原标题:台州污水处理率较去年增加5.2%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