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会昨召开
下阶段要加强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截污纳管建设
从去年开始,为保护台州市水域的生态环境,“五水共治”行动浩浩荡荡“席卷”全市。那效果怎么样?目前还有哪些要做的?
昨天下午,全市“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会在路桥新桥镇政府举行,会议针对前段时间的“五水共治”行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下阶段的主要工作。
全市平均污水处理率增5.2%
近年来,台州在工业经济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水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突出。农村生活污水、厂区工业废水等直排河道现象时有发生。
路桥新桥镇前七份村的内河曾是名副其实垃圾河,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在河里堆积成山。
经过近一年的整治,前七份内河恢复“青春”,小桥流水杨柳依依,成为远近闻名的纳凉散步好去处,这让前七份村成为路桥治水成功的一个典型例子。
记者从会议材料统计数据中了解到,今年1-8月份,全市平均污水处理率68.75%,比去年底增加了5.2%,其中污水处理率最高的是三门,增加了16.04%。全市新增污水处理量为3.997万吨/日,增幅最高的是椒江区,新增1.137万吨/日。
据市环保局统计,台州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60%。
这些数据说明,台州市“五水共治”行动是有效果的,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水质达标率普遍偏低成难题
水质治理得好不好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县域水域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
全市共23个县域交接面,今年1-8月份,经过检查,达标的只有10个,达标率只有43.5%。椒江、黄岩的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为不合格。
另外,台州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平均达标率42.5%,而按照省里要求,这个达标率要达到90%以上,差距显而易见。
这是什么原因?记者通过环保部门了解到,台州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较高,大量工业污水进入,影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导致出水不达标。另外,污水处理厂雨污分流不彻底,也成为污水处理厂处理率不高的其中一个原因。
除了这些问题,污水处理工程有所滞后。台州市8个省控水质断面,除了江口、下里桥两个断面,其他6个只有常规性工业农业、拆违政治工程,没有启动截污纳管、污水处理厂等实质性工程。
将加强监测和截污纳管建设
台州市治水出现的这些问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水质自动监测站没有大规模建起来。
据了解,当前由于缺乏水质监测,很多乡镇不知道自己河道进出水水质变化情况。
会议指出,下阶段要在8个省控水质断面所涉及的县(市、区)之间,乡镇街道之间建立自动监测站。
除了监测水质外,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也成为下阶段重要工作。据悉,台州市将制定全市污水处理厂改造实施计划,分期分段对全市进行标准化改造,凡是新建或扩建的污水处理厂,一律按照高标准实施出水。
新桥镇治水方式成为全市典范,有其独特理念。记者了解到,新桥治水主要采取放开政府权力的方式,让老百姓自己治水,把治水的任务分摊到村,而政府要做的就是购买治水服务,让专业人士指导村民治水。
按新桥治水部门的总结说法就是,政府财政“以奖代赈”,用奖励的方式让村民自己治水,这样村民才会更加珍惜自己所居住的环境。
原标题:台州污水处理率较去年增加5.2%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