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和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共同主办的2015中国(兴安盟)秸秆产业化大会近日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兴安盟成功召开。
此次大会以“推动秸秆资源产业化,打造绿色经济增长点”为主题,主要围绕现代农业与秸秆产业化论坛、绿色金融与秸秆产业化论坛、秸秆产业化项目推介会等专题进行深入研究,涉及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健康产业、秸秆综合利用等全产业链企业。来自政策权威、金融机构、业界专家、各地政府、中外工商企业界领袖等400余人参加了大会。
这是中国秸秆产业领域组织召开的第一次综合性大会,具有开拓和创新意义,为凝聚智库、金融、企业与政府的力量,建立一批典型的秸秆产业化集群项目,拓展中国秸秆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领航中国绿色农业与农业废弃物利用的绿色经济先河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 秸秆综合利用意义重大
据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王玉明介绍,内蒙古是农牧业大区,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关系农村牧区的环境面貌,也事关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秸秆利用得好,一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村环境污染,改变脏乱差面貌,对全区正在开展的农村环境整治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将秸秆加工成饲料转化为清洁能源,变废为宝,对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和推进农村牧区生态文明建设都将产生重要作用。
在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看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事关保护耕地、林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气污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据他介绍,我国每年产生相当于8、9亿吨的秸秆,相当于2亿吨粮食的营养价值。所以说做好秸秆的综合利用就等于找回来了农业的另一半。随着我国粮食产区十一连增的历史性成就,秸秆的收集量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全国每年约有20%的秸秆在农村腐烂或焚烧,没得到有效利用。据专家测算,如果这2亿吨的秸秆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相当于增加了20%左右的耕地、淡水和其它农业投入品等资源,相当于现有农业经济系统增值20%。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燃料化五料化利用,既有利于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又有利于缓解农业资源约束,转变发展方式,既是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途径,又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
■ 秸秆综合利用面临五大难题
2014年预计全国秸秆的综合利率用达到7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面禁止露天焚烧,实现疏赌结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唐珂认为:
一是秸秆回田还田成本高。根据农业部对八省市区的调研测算,秸秆还田的成本大约为单季作物纯收入的9-15%,回田指就地堆放不包括长距离的运输,回田的总成本在15-30%。秸秆还田的总成本约占当季作物纯收入的24-45%,加上秸秆集中收集的时间短、储存的时间长、占用场地大,进一步增加了秸秆利用的成本。
二是关键技术研发落后。基层同志反映,质优价廉、广受欢迎的国产免耕播种机、翻耕机、打捆机、粉碎机等大马力机械普遍缺乏,进口机械价格偏高,不能享受补贴。农民和农业合作社处于两难境地,抗低温的秸秆腐熟剂研发不上,秸秆快速腐解的效果不佳,秸秆打捆的扣咱们国产解决不了,要依赖进口。
三是缺乏科学的还田标准。目前部分地区普遍存在秸秆还多少、多久还、还什么等技术标准和方法不明确的问题,实际操作过程中凭感觉靠经验现象比较普遍。
四是成功的商业模式较少。收集秸秆成本高、启动资金缺乏、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目前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利用商业模式较少,龙关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不足。
五是扶持政策不完善。从国家层面看全国至今还没有出台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法律,也没有制定规范化的剂量和补贴标准,个别出台标准政策的省市补贴标准明显偏低,基层普遍反映,国家对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亟待刺激用地、用电、税收和信贷几方面的体制政策。
■ 打造秸秆产业示范基地
兴安盟是革命老区,原生态保存完好,绿色农牧业资源特别富集,现有耕地面积1641万亩,农作物秸秆总产量约1100余万吨。据兴安盟行政公署盟长杜学军介绍,兴安盟与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多次沟通对接,在推进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方面达成共识,签署了战略伙伴合作协议,编制了兴安盟秸秆产业发展规划,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打造全国首个秸秆资源转化示范基地。
兴安盟2014年开始推进秸秆产业化,累计投资近1.5亿元,建设村级秸秆加工厂230余家,并引进中农绿能、赤峰元易等10余家从事秸秆转化的企业,初步形成了秸秆颗粒机械制造、燃料炉具制造、秸秆制瓦、秸秆制天然气、秸秆生产有机肥等产业链。通过两年来的示范宣传推广,试用秸秆产品的农民亲身体验到秸秆燃料的充足热量、秸秆饲料的育肥成效、秸秆还田的真正好处,从怀疑观望到主动参与,各乡镇村屯积极争取,建企业、上项目,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原标题:推动秸秆资源产业化 打造绿色经济增长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