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垃圾收运、废品回收可实现智慧化
包含废物回收的生活垃圾收运与处理是目前环保领域推进大数据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板块。垃圾回收处理企业可通过互联网建设,将城市环卫数据联网,实时掌握垃圾种类与数量,形成覆盖垃圾收运、分类、运输、处理的综合智慧垃圾管理系统,优化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
已推行垃圾分类多年的杭州市目前已开始运用互联网手段强化垃圾监管。杭州部分城区试点实行“一户一码”,即每户家庭都会收到特定的二维码贴纸,分为“厨余”和“其他”两种。居民在垃圾袋上需粘贴相应的二维码贴纸,在垃圾房前通过扫描二维码才能打开相应的垃圾房门进行垃圾投放。杭州市还计划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广智能回收平台,真正实现垃圾减量这一目标。
而互联网企业也从这一方向开始尝试涉入环保产业。2014年8月,百度跨界进入废旧电器回收行业。它与TCL合作,开发了一款轻应用“百度回收站”,居民通过手机将自己的旧电器拍照上传,就可接到客服电话,继而完成类似快递上门取件的回收服务。
这种互联网与废品回收的相结合,既推动了产业发展,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例如,家里的废弃品、塑料瓶越来越多,扔了既浪费又不够环保,却不知如何处理。如果开发一款APP应用程序,手指一点,就有人免费上门回收,卖废品的钱直接进入个人账户,还能接着购物,岂不两全其美。
实际上,针对环保与互联网的产业融合,国务院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绿色生态的具体行动规划,从四大方面为环保产业如何借力互联网+,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与路线。
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
针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各类生态要素,充分利用多维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地图等技术,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优化监测站点布局,扩大动态监控范围,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依托现有互联网、云计算平台,逐步实现各级政府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和大数据分析。
大力发展智慧环保
利用智能监测设备和移动互联网,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增加监测污染物种类,扩大监测范围,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共享机制,统一数据交换标准,推进区域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通过互联网实现面向公众的在线查询和定制推送。加强对企业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整理,将企业环保信用记录纳入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完善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信息网络,提升重点风险防范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完善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优化逆向物流网点布局。支持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电子废物流向,鼓励互联网企业参与搭建城市废弃物回收平台,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加快推进汽车保险信息系统、“以旧换再”管理系统和报废车管理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互联互通,加强废旧汽车及零部件的回收利用信息管理,为互联网企业开展业务创新和便民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建立废弃物在线交易系统
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各类产业园区废弃物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现有骨干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逐步形成行业性、区域性、全国性的产业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在线交易系统,完善线上信用评价和供应链融资体系,开展在线竞价,发布价格交易指数,提高稳定供给能力,增强主要再生资源品种的定价权。
延伸阅读:
“互联网+”大门开启 环保行业如何掘金(上)
原标题:“互联网+”大门开启 环保行业如何掘金(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