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污染性投资过度,绿色投资短缺的原因,就是缺乏鼓励绿色投资的激励机制。
—— 马骏
各位凰家军,今天推送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干货版。环保产业从一个捡垃圾收破烂的行业干到今天,已经越来越高大上。如果环保是一种病,我想我们已病得不轻。关注环保行业,就是关注我们的生命,请你也一起来,和凰家军一起关注环保,我们在行动!
——《凤凰—能说会道》
相关图片
关于绿色金融问题在我国还是比较新的课题,最近一两年才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做了比较细节的研究。去年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搞了一个绿色金融小组,我们也引入了很多国外的专家。国内的团队最初是20个人,后来扩充到40个人,包括财政部、银监会和很多业内的专家为未来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像我们的罗秘书长,7月份我们在金融出版社出版了一个报告。今天我想主要把这个报告的一些主要的观点跟大家分享和讨论一下。
我们为什么要做绿色金融?
我们污染性投资过度,绿色投资短缺的原因,就是缺乏鼓励绿色投资的激励机制。
相关图片
这张图是我前几年做另外一个项目,叫PM2.5减排画的一张图,大家可以看到全球的一个比较。中国最高是石家庄,排在第二,年均150;排第二的是北京,90;再往下上海,最好的城市是26,但是也比规定的25要高。而发达国家中的一些城市,基本都在10-20之间。最好的是澳大利亚的悉尼,只有8。北京和悉尼相比,10倍的概念。
相关图片
这是去年北京跑马拉松的时候,PM2.5达到300多,有些自我意识保护强的人戴上了防尘面具。
相关图片
我这边用几个数字,北京大学的陈玉宇教授、清华的李宏彬教授做了一些调查,淮河以北的居民因为煤导致的空气污染而使人均预期寿命缩短5.5年。那么除了空气污染以外,我们还有非常严重的水污染、包括75%的水污染超标。全国经济的影响和经济成本来看,2004年的时候,这个环保总局就做了估算,环境污染退化成本占当年全国GDP的3.05%,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高达3.8%。
相关图片
这张图是国际专家他们综合很多研究以后,画出来的全球变暖的导致的一个结果。这张图画的就是到了2060年,全球相当部分地区都会出现严重干旱。结局是什么?粮食减产、很多物种灭绝、海平面上升。我前段时间去了阿拉斯加,40年、20年和现在高度完全不一样。再过几十年,大部分冰川都会融化。这些都是我们对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人的生存条件必须要关注的问题,这些都跟环境有关系。
相关图片
为什么这么严重?一类是经济结构的问题,一类是末端治理的问题。 我们能不能把排放控制住?比如燃煤以后能不能把二氧化硫等控制住,这都是末端治理的问题。我们在前一段研究当中,也发现如果仅仅靠末端治理不行,还要靠经济结构的转型。所谓产业结构具体来讲中国的重工业比重是世界大国中最高的;第二是能源结构,我国能源消费当中常规煤炭是67%,清洁能源只有13%。而燃煤产生的空气污染是清洁能源的10倍;最后的结构就是交通运输的结构,我国城市当中地铁的出行比例只有7%,其它发达国家可以高达70%,比如纽约、新加坡、中国的香港。
相关图片
我们污染性投资过度,绿色投资短缺的原因,就是缺乏鼓励绿色投资的激励机制。从理论上讲就是绿色项目没有被深化,绿色项目的回报率太低,大家不太愿意投资。污染项目回报率太高,吸引了太多资金进入其中。这个现状怎么改?有些人讲了这是结构调整和财政的问题,国际上也有很多人是这样认为的。在美国和欧洲这个观点的实用性大一点,我们看了政府对新能源的一些扶持。在德国补贴占到7%,中国的财政能力不足。用中国自己的数字说话,我们估计今后5年当中,我们所需要的绿色投资至少每年2万亿。有一些学者做了另外一些估算,可能比这个2万亿还要高。预算只能拿出3000亿出来投资,预计政府出资只能占10%—15%,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绿色金融体系来动员和激励这些民间资金投入到绿色行业。
绿色金融体系具体干什么?
我们在报告中提了14条建议,也是我们的预期,这些建议大部分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降低绿色成本的效果。
相关图片
第一就是要提供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提升绿色投资的可用性。我们的地铁项目是一个典型的绿色项目,它可以帮助PM2.5减排。如果你到一个长期投资的机构融资,你到保险机构去问你能不能投资这个项目,他可能不愿意,因为他需要6%的回报率。这些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可以降下来,从而提高回报率,使得民间资本愿意进来。
第二个目标就是降低污染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这样才能减少污染性的投资。
第三是强化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偏好。消费者如果有绿色偏好的话,他可以倾向于去买电动车,虽然贵一点也愿意买。
我们在报告当中提了14条建议,也是我们的预期,这些建议大部分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降低绿色成本的效果。
相关图片
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
绿色银行、碳交易、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债券
相关图片
十几年前,国际金融公司联合了一些大的银行叫赤道银行,这是为绿色信贷,具体一点是项目投资制定的环境风险的一系列原则。加入这个赤道银行的银行就叫赤道银行,国内只有兴业银行加入了。在这个项目贷款之后,还有风险的管理。
相关图片
第二个方面是绿色债券,也是去年兴起的,做得最好的也是兴业银行,后来一些大的发债机构和国有银行都发了绿色债券,期限比较长。
相关图片
上面这张图画的是最近几年绿色债券的发展速度,去年达到360亿美元,比前年增加了200%。2015年可能会翻翻,并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长。
相关图片
另外还有绿色银行,全球比较大的绿色银行是在英国。前一段时间,英国这个绿色银行的总裁也到我们这儿来,他说成立绿色银行的好处是撬动民间资本,他们参与了很多项目,因为他们的参与也带动了事业部门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国家投资银行参与,民间资本就会觉得投资风险很高。英国绿色银行进展两年半,内部收益达到9.9%。而且他们预计很多项目在今后几年收益率会进一步提高。
相关图片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政府背景对绿色贷款的担保,做的比较好的是美国能源部针对新能源企业的一个项目。这个绿色贷款担保项目是300亿美元,参与的中小企业达到几千家,由于管理得非常好,回报率是2.2%,最后用掉的钱远远小于拨款的钱。
相关图片
这个是碳交易,从这张图可以有一个国际的比较,左边是几个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他们在本地的覆盖率比较高,但是从分数来讲是优的。这个项目按照欧洲的测算,在过去八九年当中,帮助这些参与的企业减排超过10%。
相关图片
还有绿色保险,也叫生态环境责任险。一家企业发生了生态环境事故,事先买了这个保险,保险公司会给他赔付。为了保证在事件发生之后有人来赔付,必须有第三方的管理机制。在美国这个行业比较发达,40家保险公司开展绿色保险业务,每年的保费达到20—40亿美元。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采用了强制性绿色保险的制度安排。
相关图片
最后说一下绿色基金,在美国绿色基金成长速度非常快,从2007年到2010年增长1倍多,绿色基金为绿色产业提供了融资。
下面是我们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看法。我们一共提了14条建议:
相关图片
一个是发展绿色产业基金,我们传统是绿色信贷,这个在2013年达到了9%的贷款,比重不断上升。绿色投资不仅仅要靠债券融资,很多需要股权融资。股权融资也需要外部投资,政府要有某种方式参与进行。
相关图片
第二,对未来的绿色贷款的发展,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搞绿色贷款的贴息。财政的钱有两种用法,一是对绿色产业进行补贴,如果用来贴息的话,这个财政资金撬动民间资金的能力就会大大提升。为什么以前没有很多的使用这种绿色贴息的方式来调动社会资金,主要还是能源建设的问题。绿色银行有大量的绿色企业客户,最需要绿色贷款贴息,这样做就可以比较快地提升绿色贴息的能力,中国银行应该借鉴这样的做法。
相关图片
再就是绿色债券,中国不能说没有绿色债券,过去我们在绿色行业也发行过一些债券,只不过官方没有一定界定和分类。如果有的话,也可以被追认为绿色债券。
相关图片
绿色债券有什么好处?
第一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在绿色融资当中,我想未来绿色债券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另一个就是解决期限错配问题,我们银行负债端平均期限只有6个月,如果支持中长期的绿色贷款的话,银行就会面临很大的期限错配的风险。这样可以让银行去发十年、五年的期限债券,这样就明显降低了期限错配的风险,提升了长期信贷投放能力。最后能够设计好这个机制的话,可以强调绿色成本。第三,能够培育出一批专门投资绿色债券的投资者,他们对这个需求就很高,可以降低绿色成本。在政策方面可以给额外的支持,比如能不能对绿色债券进行免税,类似于国债的,这样可以降低绿色融资的成本。
关于这一点,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起草这个面对银行市场投资者的绿色金融债的指导性意见,不久的将来应该会公布。
下一个是关于发债碳交易市场,全国有7家碳交易市场。
相关图片
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要解决,比如配额的设定要合理,避免出现碳价格接近于零的情况;还要用多种手段提高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这些方面有很多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一起来探讨。比如碳金融、碳基金、碳租赁、以碳收益为抵押的贷款与债券。有一些碳基金来自于政府拍卖碳额度的收入,用来支持绿色投资。资金来源一部分就是政府从碳交易市场获得的收益,碳租赁也可以成为融资手段,有些企业减排效率比较高,有多出来的碳额度,它可以把多出来的额度租赁给企业。
下一个题目是关于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在国内绿色指数还很少,产品就更少。
相关图片
国内我们做了一些统计,有几百个相关的指数。绿色指数就是和我们看到的其它指数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天天看到的上市的指数,这是传统的股票指数,根据现在大的企业的市值算的。但是在中国污染性的行业企业上市很多,比如煤碳、钢铁、水泥、化工,我们传统指数污染性占比就很高,问题在于我们的投资者是被动投资者。这个指数不是绿色的,导致投资者把过多的钱投入到污染行业。
我们要怎么做呢?
开发绿色指数,推动投资者开发绿色指数的投资应用,鼓励资产管理机构开发多样化的绿色投资产品。
相关图片
建立工公益性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中国有一些机构组织者比如专家银行现在在做这个事情。但是绝大部分的投资者,还没有定量地评估项目的环境成本和效益。你可以做一套软件,比如电厂的规模多少千瓦,这个软件帮你算出来,如果改变了一些技术参数,能够减排多少二氧化硫等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但如果每一个都搞一个机制,不仅要花很多钱,而且也没有必要。需要一个公益性的环境成本的核算体系,这是我们最近人民银行牵头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成立的一个初衷,它是一个公益性的组织。
相关图片
再就是建立强制性绿色保险制度。2012年有500多起突发性环境事件,事件发生以后,很多工厂都倒闭了。如果没有保险会导致什么问题?一个是社会问题,受污染的民众会抗议;另外地方政府必须要拿出钱来,变成一个很大的财政成本。如果有了绿色保险制度的话,很多问题可以避免。第一可以把未来的问题现行化,有了绿色保险,会抑制一些污染性的冲动;有了保险,就可以在事故后给予赔付。还有就是有第三方的监督,也就是事故监督,降低污染事件发生的概率。
下面是关于确立金融机构环境法律责任。1980年美国就启动了这样一个机制:如果银行贷款给企业,企业发生污染,允许受害者可以起诉银行。此后一些国家也引入了类似的法律。银行的环境法律责任是有条件的法律责任,必须要做充分的调查,要做风险管理,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就负有连带责任。这个责任多大?它不应该是无限的,如果是无限的,对经济带来下行压力。所以未来我们建议通过修改《商业银行法》明确银行的环境法律责任,进一步明确银行对所投资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责任。
相关图片
最后一条是关于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目前只有20%的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中国现在没有强制性披露环境信息的条款,所以我们建议修改《证券法》时加入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条款,可以先从部分行业启动,逐步扩大到其他行业。
原标题:央行研究局马俊:为何污染投资过度,绿色投资短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