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抱城,浅流入海,千古银城,生生不息。福建同安自古就有水在城中绕的美景,厦门九大流域同安占其四。以东西溪为首的大小溪流,滋养着居住在溪流两岸的几十万居民,流淌着千年的文化,缠绕着古城的记忆。然而几年前,农业、生活、工业污染,让同安的溪流一度变色。古老而美丽的同安,要让每一条溪流

首页> 水处理> 市政污水> 报道> 正文

福建同安五措并举全面推进四大溪流整治(组图)

2015-07-20 14:29 来源: 厦门日报 作者: 吴耀东 卢漳华

双溪抱城,浅流入海,千古银城,生生不息。福建同安自古就有“水在城中绕”的美景,厦门九大流域同安占其四。以东西溪为首的大小溪流,滋养着居住在溪流两岸的几十万居民,流淌着千年的文化,缠绕着古城的记忆。然而几年前,农业、生活、工业污染,让同安的溪流一度变色。

古老而美丽的同安,要让每一条溪流变身成为绿色生态通廊。2013年8月,同安区在全市率先开展重点流域综合整治。与以往“九龙治水”不同,此次溪流整治,同安区委、区政府高视角、全方位谋划治理方案,开展系统性的治理,全区上下一盘棋,探索形成流域管理的长效机制——河长制,启动溪流养护机制,全面推行生猪退养、污水截流……

如今,“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同安溪流正在回归,沿岸尽显迷人的田园风光,人们的心情更加舒畅,美丽同安活力重现。

西溪河岸如今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东溪沿岸的田园风光。

同安东西溪交汇处。

东西溪河畔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环绕影视城的东溪,画出一条完美的弧线。

“水在城中绕”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同安东西溪在团结埭分为两股。

A、清污清淤修护坡 推进溪流生态修复

落日的余晖洒在同安东溪河畔的梅山步道,休闲散步的市民往来如织,过去脏乱不堪的河岸如今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道路沿线,上千株的苗木井然有序,绿意盎然。这里分布着小叶榕、木棉树、凤凰木、火焰木、香樟、鸡冠刺桐……俨然是一个小植物园。

“现在漂亮多了,以前水面上都是水葫芦,很不美观。”在这里散步的叶先生说。同安水利局工作人员介绍,东溪流域梅山段原来最明显的特点是水葫芦密布,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进一步恶化水质。

开展溪流整治以来,同安区坚持把推进溪流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工作同步落实,积极打造流域生态精品河段,力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东溪流域梅山段就是一个范例,进行污水截流,提升河道两岸滨水景观、提升绿化功能、拓宽沿溪道路、建设人行道、自行车道等改造。清污清淤,使梅山段成为市民骑行或漫步的好去处。

变化同样发生在其他河道。就在去年,同安的官浔溪,特别是在下游河道,生活垃圾、土头垃圾、污泥等随处可见。如今,官浔溪河道的面貌已经大为改观,河道内的垃圾被清走,黑臭污泥被挖掉,原先被垃圾占领的两岸护坡也进行修复,官浔溪正渐渐回归它的本来面貌。

此外,同安区还对埭头溪、梧侣溪和城南排洪沟等实施了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截至目前,同安区共完成清淤疏浚河道长12.45公里,清除淤泥12.3万立方米、垃圾1.11万立方米、杂草7.55万平方米。清淤疏浚较好改善了河道整体外观、溪流水质,也提高了河道自净能力,确保汛期行洪安全,也为后期的常态化溪流养护管理提供了基础。

B、推行河长制 做好溪流养护

位于同安区新民镇湖安社区的官浔溪河段全长大约1公里。近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整段溪流水流顺畅,水面干净,几乎看不到垃圾。

然而,在整治之前,这段溪流的环境十分糟糕。新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养猪带来的污水,这段溪流还满是土头垃圾和生活垃圾,不仅臭味熏天,而且堵塞了水流,“原来没有堤岸,一些人就直接把土头垃圾倒到河道里。”

经过清污清淤,溪流环境明显改善,但更重要的工作还在于后期的管理与养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专门聘请养护人员,每天对河段进行巡查和清理,打捞垃圾,同时劝阻一些乱倾倒、乱排放的行为。与此同时,居委会具体负责人每周至少巡查两次,居委会主任和镇里的包村组长每周都至少巡查一次,包村领导半个月巡查一次,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责任领导包干负责、具体责任人管具体”的监管保洁机制,有效地确保了溪流环境的整治成果。

这种“分段承包”的制度,叫做“河长制”。从2013年8月起,同安区就在溪流整治工作中,探索形成“河长制”,并将河道管理纳入镇(街、场)年底绩效考评,对考评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实行效能问责,通过这种倒逼机制,促使地方重视河流整治和养护。这项制度对于溪流整治和管护作用明显,随后在全市推广,成为推动厦门市溪流综合治理和长效管理的新的体制机制。

去年10月,市政府印发《厦门市实施“河长制”工作意见》,提出从今年起建立和实行市、区、镇(街)三级“河长制”。市、区两级河长和镇(街)河段长是所联系、包干溪流保护和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他们要担负对溪流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责,负责督导下级河长、河段长、专管员和相关部门履行职责,协调河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上下游之间纠纷,组织整改包干河流突出问题,开展水环境应急事件处置,协调处理流域保护管理、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重大问题。

河长、河段长还要接受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建立和完善河道管理机制、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落实河道养护责任和实现河道水质达标等四个方面。

为全面彻底治理溪流水环境,同安区成立了以区长为主任、分管副区长为副主任、区相关责任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区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出台了《同安区实施“河长制”工作意见》、《厦门市同安区“河长制”实施方案》、《同安区溪流养护实施办法》和《同安区“河长制”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各镇(街、场)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负责组织推进本辖区内的河长制实施工作。同时,为明确责任,由分管区领导担任区级河长,11位镇(街、场)主要领导担任镇(街、场)河段长,设立了“溪流养护界碑”,全区共设立36块界碑;并在每条溪流近岸人流量较多的路边设立“同安区河长制公示牌”,全区共设立156块公示牌。

以“河长制”为依托,同安区全面启动了溪流养护机制,制定“一河一策,一段一策”养护方案,目前已确定养护队伍27支,养护河长118.85公里,投入资金852.67万元,清理淤泥、土头25.27万立方米,清理杂草、水浮莲90.6万平方米。

C、全面进行生猪退养 治理最大污染源

村前生机盎然,村里空气清新,趁着傍晚的凉爽,西山村村民洪剑魁外出散步。如果是在一年前,西山村这样的场景是不敢想象的。西山村位于官浔溪上游,一年前,村外两三公里长的河道看不到流水,只能看到黑色的污泥带着垃圾一点点地蠕动。

洪剑魁告诉记者,原来溪流旁边有很多猪圈,猪粪污水都直接排到溪流里,一到下雨季节,混着猪粪的河水就会漫过村道。在这个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的村子,村里弥漫着一股猪粪的臭味,村道上也随处可见村民晾晒的猪粪,蚊子苍蝇满天飞,想要看到散步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变化源于生猪退养政策的实施。洪剑魁说,去年他家主动退养了上百头生猪。在西山村,养猪的村民渐渐少了,这里空气就变得清新起来,出来散步的人也增多了。

这样的变化发生在同安的各个角落。因为生猪退养,曾经臭名远扬的新民镇溪林村旧貌换新颜,成了厦门市美丽乡村典范村;因为生猪退养,西源溪旁的汀溪镇古坑村转型发展休闲农业,成了城里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一头猪的排泄量相当于五个人的排污量。在同安,生猪养殖是造成水体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因此,生猪退养,是保护好同安溪流环境最重要的措施。

2013年10月,同安区全面启动了生猪退养工作,成立全区生猪退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断强化政策宣传,营造退养氛围,加强引导;强化业务培训,全区统一测量口径和标准;分期实施生猪退养工作,及时调整退养政策,不断加快推进生猪退养工作,总体工作积极、稳妥、有序,阶段成效明显。截至6月26日,全区签订退养协议共计9799户,其中9139户已完成退养,退养总面积达227.6万平方米,占公示面积的76%。

同时,同安区开展拟保留生猪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对现存实行备案登记的20家生猪规模养殖场,将实行标准化养殖,因地制宜应用漏粪式、发酵式养殖技术,实施全过程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和动物防疫设施,形成“猪—沼—果(林、蔬、茶)”等生态型零排放养殖模式,走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D、因地制宜 开展生活污水治理

汀溪镇荏畲村村民陈建家在城里上班,原来都住在外面,很少回村。不过,最近他基本上天天回到村里,因为村里的环境变好了。

以前,村里的生活污水都是乱排放,很多又脏又臭的小水沟里孳生了大量蚊子。去年,同安区启动农村污水分散式治理工作,荏畲村成为首批建设的10个村之一。记者日前来到荏畲村看到,村子的低洼处建起了两处生化污水处理站,同步种植的芦荟、美人蕉也已经在人工池里长得郁郁葱葱。

污水进管,净化排出,四处流淌的生活污水渐渐在这个村子消失,污水乱排、靠天烘干的情况一去不复返,房前屋后都变美了。荏畲村党支部书记陈警惕欣喜地对记者说:“这项工作的推进,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有些经过处理的水还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实现了循环利用。”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还有利于改善水资源环境,提升水质状况。同安区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调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同安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同安农村多,而且不少位于偏远山区。村与村、户与户分散的地理分布使市政管道难以到达,生活污水难以收集。

荏畲村有215户人家,700多人,平均每天产生生活污水约80吨。通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已经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在同安,还有许多村即将和荏畲村一样,生活实现污水就地处理达标排放。

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记者从同安区建设局了解到,2015年以前,同安区已经完成14个行政村62个自然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建设独立污水处理设施共计65座。今年,同安区将在莲花水库集水区域范围、埭头溪流域、官浔溪流域3个片区以及美丽乡村同步建设的33个行政村229个自然村展开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治理工作。

与此同时,同安区全力推进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建设,对城区及周边农村进行截污纳管改造,把生活污水通过市政污水管网送往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通过整治、截污、控源,大力削减入河入库污染物总量,实现污水不直排入溪,水质明显改观,实现“美丽厦门,富美同安”的建设目标。

记者获悉,同安东西溪城区段两岸的截污工程正在完善,4个截污口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预计下个月竣工。接下来,还将在西溪建设1.3公里的截污管和4个截污口,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工并在年内完成工程建设。投用后,不仅城区开口式截污口防臭改造完毕,还将力争莲花水库坝体下游到城区入河口实现截污纳管。此外,祥平片区污水管网施工设计已完成,即将招投标,有望在8月开工建设,大同片区污水管网建设也在规划设计中。

E、严抓工业污水乱排 努力提升水质

凤南农场土楼村有一个小电镀厂。“人在远处,就能闻到一股酸臭味,很刺鼻,我一般都不敢从旁边经过。”一名村民告诉记者,更关键的是,这家工厂把废水直接排到一旁的小溪里,“大家都不敢用这里的溪水浇地。”

接到市民投诉后,同安环保分局、公安分局、市环境监察支队同安大队联合行动,对该电镀厂依法取缔,并根据检测报告结果,依照相关规定对该非法电镀加工窝点进行处理。

“毒土地”解毒每亩4万元至5万元,完全治理需要30年以上;“毒污水”处理20元/吨,但一旦排入外环境,调查、收集及处理费用则无法估量,对地下水的污染治理成本更高。然而,就是有一些企业和小作坊缺乏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随意排放污水,对于溪流密布的同安来说,这样的行为后果尤为严重。

为此,去年以来,同安区率先在全市建立了由区政法委牵头,环保分局、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共同参与的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对环境违法犯罪案件快查、快移、快侦、快诉、快判的打击合力,有效地震慑了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率先在全省建立举报激励机制,最高奖励6000元,对违法排污企业,加大力度查处和处罚,打响了一场治理环境污染的“攻坚战”,助力富美同安建设。

结合溪流整治工作,同安区对沿溪排污口和延伸段工业源进行全面排查,目标是完成对辖区所有工业源尤其是环保“三无”企业的摸底调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后续监管措施。今年4月底,完成沿溪排污口排查,共定位入溪排污口及汇入支流断面181个,采集分析水样品91份。7月2日,完成全区溪流工业污染源排查,共计排查工业源3023家,其中,入溪工业源445家,年排放污水量约269.8万吨,计划关停或搬迁企业46家,应整改47家、纳管处理280家。

目前,同安区对计划关停或搬迁,以及应整改的企业,均已下达通知书。

名片

同安四条重点溪流

同安区共有四条重点溪流,总流域面积641平方公里,其干流总长达81.1公里,约占同安区行政区域面积96%。

东西溪:东溪支流与西溪干流在双溪口汇合后称为东西溪,流至团结埭再分为两股,西股浦声支流经瑶头、东股石浔支流经石浔分别注入东咀湾,流域面积为491.48平方公里,河道全长34公里。西溪干流为同安区最大河流,流域面积320.7平方公里(西溪双溪口以上),干流长30.44公里。西溪流经莲花镇、祥平街道、大同街道至城区双溪口与东溪支流汇合进入银湖(东西溪汇合口处集雨面积473.5平方公里),流至西柯翁窑分为浦声和石浔两股分别注入东咀湾。东西溪东溪支流流经翔安区新圩镇、同安区五显镇至大同街道南面的双溪口与西溪干流汇合,流域面积152.8平方公里,河长25.18公里。东西溪东流支流有古宅溪、曾溪、竹坝溪、西洋溪四条支流。

官浔溪:发源于同安西部凤南农场的康山,经东岭、凤南农场、土楼至院前与蔡宅溪支流合流后至西柯潘涂雷达水闸入海。流域面积58.1平方公里,河长 18.1公里。

埭头溪:位于同安区西柯镇内,发源于新民镇的西洪塘,流经山坪、西埔至埭头,流入东咀港。流域面积44.84平方公里,河长13.3公里。

龙东溪:又称三忠溪,发源于郭山东麓,流经同安洪塘镇的苏店、三忠、塘边、下墩、龙西、龙东诸村及翔安马巷镇的内宫、何厝等村流入东咀港。流域面积48.4平方公里,河长9.4公里。

原标题:全面推进溪流整治 增添富美同安活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