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示范项目——“土壤快速淋洗装备研制”课题汇报暨专家咨询会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项目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所长骆永明在会上指出,我国土壤修复技术装备的研发进展令人鼓舞,国内首套土壤淋洗装备的工程运用意味着我国实现了土壤修复技术自主装备从无到有的突破。
土壤淋洗是我国当前重点支持发展的土壤修复技术之一,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首套土壤淋洗装备的工程化应用项目由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该项目原址为大连某化工厂区,2012年12月,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启动对该区域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并承接国家“863”计划“土壤快速淋洗装备研制”课题。经过三年多的刻苦攻关,课题组研发出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土壤修复装备。
该系统采取减量浓缩工艺,利用滚筒制泥机及筛分机等粗筛分模块将石头与泥沙分离,经精细筛分模块进一步处理,最后进入泥水分离及稳定化模块将泥浆压滤成泥饼,达到污染物富集、浓缩处理的目的。装备每小时可修复20吨污染土壤,处理后减量化可达90%以上,污染物去除效率不低于85%。
会上,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马骏汇报了课题的最新进展,并在现场向专家们详细介绍了装备的运行情况。马骏表示,北京建工修复公司借助自身综合优势,已建立起技术研发与应用对接平台,未来将积极参与和支持国家土壤修复技术装备成果转化与工程化应用。
中国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也充分肯定了装备研制成果,并就完善和提高装备的研发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在实地查看了装备运行及处理效果后,骆永明鼓励课题组继续加强研发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统筹,在高与新上下功夫,开展过程后评估,不断拓展装备运用范围,实现土壤修复的智能化、资源化,起到标杆和引领作用。
骆永明透露,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863”科技项目支持,我国逐步形成了自主土壤修复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十三五”国家将陆续释放出一批工程项目开展示范。
课题参与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相关人员一同参加汇报。
原标题:我国自主研发土壤修复淋洗技术装备应用实现从无到有突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