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收官之年,水务领域投资2015年提速。2015年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倒逼环保需求释放。且从历年五年规划最后一年的情况看,其环保投资力度都较此前显著加大。考核压力驱动2015年将是水务领域投资的大年,预计2015年水务领域投资增速将增至14%。技术优势顺应水务行业发展趋势。MBR膜技术出水水质明显高

首页> 水处理> 市政污水> 企业> 正文

【深度报道】云南水务三重优势打开成长空间

2015-07-09 10:07 来源: 招商证券 作者: 李想

“十二五”收官之年,水务领域投资2015年提速。2015年新环保法正式实施,倒逼环保需求释放。且从历年五年规划最后一年的情况看,其环保投资力度都较此前显著加大。考核压力驱动2015年将是水务领域投资的大年,预计2015年水务领域投资增速将增至14%。

技术优势顺应水务行业发展趋势。MBR膜技术出水水质明显高于传统工艺的出水水质,顺应了水质标准趋严的行业发展趋势。我们预计MBR技术在污水处理中渗透率将自2015年的3%提升至2018年的11%,这将带来约500亿元的市场空间。

云南拥有一体化的膜技术产业链。预计公司的膜厂2015年正式商业运营,产品部分自用,部分外销。技术和系统集成是MBR企业获取外部订单的核心要素,而云南水务在膜技术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系统集成经验丰富,因此我们看好云南水务在MBR领域的业务拓展和订单获取能力。

省外扩张启动,高速成长期到来。省外积极布局,目前非云南项目的处理能力已经占到公司总处理能力的22%,预计该比率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受公司污水和供水能力持续增长,以及膜相关产品外部业务拓展影响,预计公司2015年污水已投运的处理能力增长58%至101万吨/日,供水已投运能力增长49%至56万吨/日。

云南水务是云南省领先的城镇污水处理及供水行业综合服务商。2013年,按照位于云南省的污水处理设施数目及供水设施数目计,云南水务位居第一位。2013年,按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及供水设施的设计日处理能力计,公司在云南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6.2%及6.1%。

竞争优势:资源、技术、发展模式三重优势

依托良好的股东背景资源和优秀的过往项目运营经验,云南水务在云南省水务市场具有较强的垄断性。

云南水务是行业内为数不多拥有膜技术一体化产业链的公司,膜厂在今年7月份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年产能为160万平方米,膜组件年产能约4万件。相比传统工艺,膜技术能够满足更高标准的水质要求,在国内水质提标需求迫切的背景下,膜工艺顺应了国内水务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预计MBR膜技术在市政污水中的渗透率将自2015年的3%提升至2018年的11%,作为拥有技术优势和系统集成能力的云南水务将受益于膜技术渗透率的提升。

云南水务是国内践行PPP模式的先行者,我们认为云南水务是一个基于公司层面的PPP,优于目前常见的基于单个项目的PPP。通过前期的实践,公司在PPP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预计云南水务下一阶段在PPP领域的项目拓展前景光明。

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市场仍有较为庞大的增量空间

我们测算了以县城为代表的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市场的容量,预计2015-2018年县城污水处理年均缺口约1400万吨/日。为了填平上述缺口,仅县城所需的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规模就接近280亿元,因此未来中小城市污水增量空间庞大。

云南水务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及运营经验,我们认为这将帮助公司在中小城市级别水务市场的项目拓展。

云南水务自国内出水水质标准提高中受益

“水十条”正式出台后,国内将迎来新一轮的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标准升级;新国标实施后,政府强制性提高了自来水出水水质标准。云南水务将从水质提标中受益,首先有利于公司膜技术的推广,其次有利于公司存量项目的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费普遍偏低,水质以一级B为主,提标改造也有助于云南水务提升存量项目的盈利能力。

云南水务前身由云南省水务以资产及北京碧水源以现金出资于2011年6月成立,并于2014年7月成功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是云南省领先的城镇污水处理及自来水供水行业综合服务商。根据安永报告,二零一三年,按照位于云南的污水处理设施数目及供水设施数目计,云南水务位居第一位。2013年,按公司污水处理设施及供水设施的设计日处理能力计,公司在云南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6.2%及6.1%。

公司的业务包括四个主要分部,即污水处理、供水、建造及设备销售以及其他(包括O&M污水处理及市政垃圾处理项目)。该四个分部涵盖水务行业的全范畴,包括原水供应、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工程服务、水务设备销售和系统集成。目前公司共有92个项目,其中63个根据特许经营安排开展。公司从事项目设计、投资、建设、运营及维护、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核心技术系统集成服务,目标是为中国居民及企业提供安全、便利、环保的污水处理及供水服务。

公司污水和供水处理能力增长迅速。2011-14年,公司的污水处理能力自2011年的27万吨/日增至2014年的64万吨/日,供水能力自2011年的22万吨/日增至2014年的38万吨/日,2011-14年的复合增速分别为33%和20%。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其中污水处理和供水分别占35%和19%,其余为建造、设备销售及其他收入。

水质标准趋严驱动膜技术应用蓝海;云南水务在膜技术竞争优势突出

MBR膜技术顺应国内水务市场发展方向

MBR膜工艺原理。MBR技术是将膜分离技术与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崭新技术,由美国人Smith等人于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MBR技术即利用膜的分离作用,以膜分离装置取代常规活性污泥工艺的二沉池、砂滤、消毒等单元,用超(微)滤膜对曝气池出水直接过滤,活性污泥混合液中的悬浮固体完全被截流并回流到反应器中。因此可以提高污泥浓度,加速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成倍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使出水水质不仅稳定、可靠,而且可以直接达到高品质再生水标准。

膜工艺相对传统工艺优势明显。MBR膜工业相比传统工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出水水质标准高、设施占地面积较小、污泥产生量较少、除磷脱氮效果好。因此在高出水标准要求、缺地或土地成本高、进水水质差难处理等领域,膜技术的适用性要明显优于传统工艺。目前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达到更为严格排放标准(一级A标)有一定难度,而MBR工艺能够实现出水水质超过生活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可直接实现再生的技术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如下图所示,污水处理的膜工艺出水指标可以满足地表水IV类出水标准,供水的出水指标可以达到新的生活饮用水出水标准。

国内出水水质标准提高是趋势。污水处理方面,根据“十二五”环保规划,COD和氨氮削减比例较2010年不低于8%和10%,在已富营养化的湖泊水库和易发生赤潮的沿海地区实施总氮或总磷排放总量控制。考虑到国内目前环境脆弱,生态恶化严重,“水十条”正式出台后,国内将迎来新一轮的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标准升级。自来水方面,根据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自来水水质检测标准将从过去的35项提高到106项,水质不达标的水厂将会进行提标改造。政府强制性的提高出水水质标准为膜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政策保障,膜技术的发展顺应了国内水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膜技术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推广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膜技术是未来重点发展和推广的技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努力实现7大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在7大产业之一的新材料产业中,发展高性能膜材料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目前膜技术在国内水务领域的推广条件已经成熟。关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都起步较晚,2010年之前的膜工艺项目多集中在对水质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如北京(极度缺水)、云南和广州(减排压力大)等地区,此阶段为国内膜技术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技术积累,为大规模应用打下基础。2011年至今为大规模应用阶段。经过前期工程经验和技术的积累,国内也涌现出来一些具备较强技术水平和工程经验的公司,膜技术生活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步入了大规模应用阶段,项目开始向大型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预计膜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渗透率2018年将达到11%

市场对MBR工艺的高运行成本存在顾虑。MBR膜技术和传统工艺的运行费用差距主要体现的折旧摊销、膜组件更换成本和电力成本上。通常来说,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MBR污水处理的运营成本和建设成本更高,使市场对高能耗、高运行成本的MBR技术的推广存有疑虑。

根据我们的测算,MBR的成本正在向传统方法靠近。根据中国水网的调研,目前最好的MBR膜技术已经做到每吨水耗电0.4度;目前能够应用于大型工程的低成本国产膜材料已经开始实现量产;MBR工艺产泥量比传统工艺少三分之一左右。如果考虑污泥处理费用,MBR膜工艺与传统工艺的运行费用差距可以降至20%内。

-折旧摊销。根据中国水网的调研统计,MBR项目的吨水投资成本比传统活性污泥法项目的建设成本高出1/3多,假设吨水投资2300元,25年折旧期,则折旧/摊销成本约为0.25元/吨。

-膜丝更换的成本。假设膜丝价格为100元/平米,1吨/天产能需要2平方米膜丝,膜使用寿命为7年,则膜丝更换带来的成本约为0.09元/吨。

-电力成本。MBR的电耗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MBR工艺需要对膜丝进行冲刷,减少膜丝上附着的污染物,根据中国水网的专题调研,市政污水MBR项目能耗0.6-0.8度/吨水,膜技术的电费成本约0.45元/吨。

MBR技术和传统工艺投资和运营成本比较

来源:中节能,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招商证券(香港)

成本差距收窄,膜技术时代来临。在中国政府愈发重视环境保护及水质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地采用膜技术将成为污水处理行业未来的大势所趋。我们预计膜技术在新增的污水处理规模、现有污水厂升级改造以及再生水利用方面市场广阔,从而提高该技术在整体污水处理上所占的份额。并且MBR技术因为在膜生物反应池中同时进行生化和过滤(化学和物理反应),节约了土地,适用于(特别是中心城区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

预计MBR技术在污水处理中渗透率2018年将达到11%。根据我们的测算,我们预计MBR膜技术在市政污水中的渗透率将自2015年的3%提升至2018年的11%,处理能力2018年将增长至2094万吨/日。

市政污水MBR膜设备市场容量测算

来源:E20环境产业研究院,招商证券(香港)

膜技术在供水领域的推广启动

自来水水质不达标问题较为严重。2013年,国内城市用水普及率已经达到98%,自来水厂建设已经相对饱和,高普及率导致近年来政府对供水领域的投资不足。但普及率高不代表水质标准高,根据2008-09年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组织的普查,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仅为58%。供水领域投资缓慢导致自来水厂水处理设备普遍落后,自来水水质不佳问题层出不穷。

自来水新标准的实施将驱动供水行业升级改造。2006年末卫生部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替代此前的85版饮用水标准,新标准对水质要求的指标由35项增加到106项,新标准主要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基本实现了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根据政府规划,2015年将强制实施06版饮用水标准,自来水新标准的推行将成为启动自来水厂升级改造的催化剂。

新旧饮用水标准对比

看好膜技术在国内供水领域的推广。相比膜技术,传统工艺在微量有机物、新型致病微生物、消毒副产物控制等方面有较大的局限,膜技术在水质标准上明显优于传统工艺。目前国内自来水存量供应能力约为4亿吨/天,但根据中国水网的不完全统计,目前采用超滤膜技术的自来水厂仅有几十家,市占率可以忽略不计,而目前美国的超滤膜水厂总处理量已经占到了美国自来水供应量的3%。庞大的存量市场空间和更好的技术意味着膜技术在国内供水领域的推广将较为顺利和快速。

云南水务在膜技术领域拥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云南水务的膜技术来自碧水源。公司膜处理技术来自碧水源,碧水源持有云南水务33%的股份,持股比例仅次于云南城投。2014年9月,云南水务和碧水源签署了专利授权的独家授权协议,碧水源允许云南水务可免特许权费独家使用北京碧水源的一项膜应用的专利技术并以其进行商业投产,相关授权协议已签署且不可撤回。而且在碧水源的技术基础上,云南水务对膜的制造及应用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升级。

碧水源的膜处理工艺在国内具有垄断地位。根据E20环境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截止2014年底,在国内MBR膜的市政项目中,碧水源处理能力占比达一半以上,为53.4%。超过50%的市占率昭示碧水源在国内MBR膜市场拥有垄断地位,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云南水务的膜厂2015年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云南水务的膜厂已经于2014年11月建成并开始进行试运营,预计在今年7月份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膜厂有五条先进的PVDF中空纤维膜生产线,可生产超滤膜、内衬微过滤膜、中衬微过滤膜等三种中空纤维膜。根据产能规划,膜的年产能约160万平方米,膜组件年产能约4万件。按照行业经验,2平方米的膜日处理能力为一吨水,公司的膜产能的处理能力接近80万吨/日。

通过与碧水源签署不竞争协议,保证了云南水务的膜技术推广。根据不竞争协议,碧水源承诺日后不会在:(1)云南省、广西省、四川省;(2)云南水务业务营运所在的国内县镇;(3)东南亚地区直接或间接的从事与云南水务竞争或者存在潜在竞争的任何业务。

膜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是MBR企业获取订单的核心因素。目前我国MBR市场参与竞争的大小供应商高达100余家,参与者众多。因为膜产品在投运前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和参数校正,因此,技术优势和系统集成能力是企业获取订单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除了能够生产膜组件之外,也需要膜厂商具有工程施工能力。

看好云南水务在膜相关领域的业务拓展。我们认为,碧水源的膜技术实力保证了云南水务的膜产品具有一定的技术领先性,膜产品性能有保障。且对比国内主要的膜生产企业和相关的工程公司,我们可以看出,云南水务的膜产品的产品线齐全,且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经验,在系统集成能力方面具有优势,在竞争中具有优势。

国内主要产品和膜工程类公司业务范围

膜产品自用和外部EPC并重。公司膜厂的产品未来除了供云南水务自用之外,剩余的一部分将用于外部销售。在膜厂投产之前,公司主要从碧水源采购相关的膜处理设备,今年膜厂投产后,公司将从自有的膜厂采购膜相关产品。公司的膜产品除了自用外,部分也将用于外部销售。根据公司的测算,公司膜厂产能可以满足公司未来五年的设备销售业务预期需求。

公司天然具有对接PPP项目的优势

PPP政策背景和出台意义

根据我国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在国内指的是指政府和企业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

PPP有广义和狭义区分。广义的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服务而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属于政府与社会资本长期合作提供公共产品各种模式的统称,包含常见的BOT、BOO等各种模式。而狭义的PPP更加强调政府通过商业而非行政的方法在项目公司中占股份来加强对项目的控制,以及与企业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目前国际上越来越多的采用广义的定义。

来源:招商证券(香港)

当前背景下推行PPP模式具有多方面意义:首先,在新的预算法实施之后,原有的地方政府融资模式走向尽头,但稳增长带来的投资需求又比较迫切,因此给PPP机制较大的发展空间,PPP模式下,使用者和政府部门进行后期付费,有助于直接提升政府的当期偿付能力,减弱地方政府庞大的支出压力。其次,PPP模式通过整合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责任和风险,引入具有关键性互补优势的市场化主体,加强风险控制和创新能力。再次,通过PPP模式放开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广泛的投资领域,同时,政府和有丰富项目运营经验的专业机构合作,也有助于提升项目的盈利能力,合作共赢。最后,通过PPP模式,政府可以将手中的资产进行证券化,获取增值好处。

近期PPP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4年国务院及多部委先后发布鼓励推广PPP的文件,财政部76号文掀起新一轮PPP总动员。2014年9月财政部出台76号文,为PPP主要工作内容进行初步规范,随后,各部委也发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近期PPP相关指导意见密集发布

来源:公开资料,招商证券(香港)整理

万亿PPP,环保水务是重点推广领域

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近期公布的PPP项目投资规模接近万亿。自去年9月以来,福建、浙江、江西等省的省政府或省财政厅相继出台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或通知,其中安徽省还发布了安徽省基础设施领域PPP操作指南。目前有部分省市已经完成了首批项目筛选,开始进行项目推介,包括福建、重庆、青海、湖南、黑龙江、河南、安徽、江苏和四川、广西十个省。此外山东省计划征集200个建设工程,目前还处于征集期。上述省市合计推介项目计划总投资额接近万亿元。

未来预计PPP模式在没有明确回报机制的环保领域将得到重点推广。并非所有的环保细分领域都存在明确的商业模式,部分领域难以界定收费主体或难以收取针对性费用,如水环境流域治理和环境综合治理等。回报机制的不明确阻碍了这些领域的发展,我们认为PPP模式可以解决回报机制不明确所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PPP在无回报机制环保领域的核心是推动政府购买环保服务、让社会资本有利可图。政府以合同、契约等形式将公共服务交由社会资本完成,采用合同环境服务模式直接采购服务。

没有明确回报机制的环保领域未来将是PPP推广的重点

来源:招商证券(香港)

水务领域项目在近期公布的PPP项目中占比约18%。根据我们的统计,在近期各地政府公布的PPP项目中,环保类PPP项目占到了近期政府PPP项目总投资规模的18%,占比较高。而且在环保类PPP项目中,又集中在污水治理领域中。从项目分布可以看出,PPP模式的推行将对环保水务领域的项目释放带来较大帮助。

环保类项目投资规模占总PPP项目投资的18%

来源:地方政府网站资料,招商证券(香港)整理

目前仍有接近50%的水务资产在政府手中,合作基础庞大。尽管水务领域是环保细分领域中社会化程度最高的,但根据中国拟在建项目网的统计,目前仍有52%的资产仍未市场化,掌握在政府手中,这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合作基础。

水务领域将在PPP模式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政府通过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减轻政府融资难题,缓解政府支付压力;和社会资本合作,通过资产注入合资子公司的方式可以增强盈利性,资产增值效果更加明显。目前政府水务领域正在实施一系列调整,价格调节窗口已经打开,水价进入上行通道,为社会资本进入水务市场获取合理回报打下了基础。

云南水务在PPP领域具有天然优势

云南水务本质上可以看成一个在公司层面运营的PPP项目。云南水务的前两大股东分别为国企背景的云南城投和民企背景的碧水源,是采用碧水源现金出资和云南城投资产出资的方式成立的。成立云南水务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发挥两家公司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实现共赢。由于云南城投是云南省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因此云南水务本质上属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项目。因此云南水务本身就是基于公私合营的理念创建成立,是一个公司层面的PPP。从目前国内水务市场PPP项目看,PPP模式主要基于项目层面,而云南水务的基于公司层面的PPP要明显优于单个项目的PPP。

来源:公司资料,招商证券(香港)

看好未来云南水务在PPP领域的业务拓展。通过前期和碧水源的合作,云南水务在PPP模式上积累了较多的PPP实际操作经验,而对于一个刚刚启动的市场来说,拥有相关项目实际运营经验十分重要,这是政府在挑选合作伙伴的一个重要参考。因此,我们看好云南水务未来在PPP领域的项目拓展能力。

省内资源垄断,省外扩张启动

立足云南,迈向全国

目前云南省污水处理量约占全国的2.4%。根据中国环境年鉴的数据,在过去的10年中,云南省的自来水产量平稳,占全国自来水总供给量约为1%;但云南省污水排放量规模增长明显,自2000年的3.2亿吨增至2012年的11.1亿吨,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比重自2000年的1.5%上升至2012年的2.4%。

水务领域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水务项目的售出方主要为各级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挑选合作对象时,会综合考虑合作方的技术实力、运营经验、企业实力等多个因素,因此水务企业与政府建立稳定的合伙关系并非易事。但合作关系确立后即存在粘性,即公司在获取地方政府认可后,两者的合作关系很难改变,新的竞争对手较难进入。

云南水务在省内水务市场具备垄断性。目前在云南省水务市场,公司的污水处理项目和供水项目数量均排名第一,领先优势明显。我们认为,依托公司良好的股东背景资源和公司优秀的过往项目运营经验,云南水务在云南省水务市场具有较强的垄断性。

省外扩张启动,优化业务布局。由于云南省的城镇化率偏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云南省的水务市场规模整体偏小,公司需要在省外拓展项目以满足其高速扩张需求。2013年,云南水务在新疆获取了额敏项目,首次在非云南地区获取了水务项目。2014年,公司通过合资成立山东环保和收购无锡中发水务,进入了江苏和山东地区的水务市场。截止到今年3月底,非云南省的污水处理项目已经占到了公司总污水处理能力的22%,达到了18.1万吨。

省外扩张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对比省外项目和省内项目的平均处理能力可以发现,省外扩张推动公司的项目大型化,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公司省内项目的平均处理能力在2万吨/日之下,而省外项目则在2万吨/日之上。且目前公司省外项目的污水处理费普遍高于云南省内项目的处理费,因此我们认为省外扩张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三四线城市的污水处理领域存在较大拓展空间

水务企业的业务下沉是趋势。目前国内一、二线城市的污水处理市场已经基本被瓜分完毕,这些地区新增产能空间有限,中大型污水处理企业的业务下沉趋势将愈发明显,以县城为代表的中小城市是水务企业新一轮争夺的重点。

根据草根调研和行业经验,我们认为接近80%的县城污水处理率数据被高估。根据住建部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全国县城污水处理能力为2691万吨/日,污水处理率达到78%。我们认为接近80%的污水处理率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官方统计的污水处理率存在较明显高估。

-偷排漏排的污水未计入污水排放量统计中,从该类事件频繁的被媒体曝光看,偷排漏排的现象在国内较为突出。

-在我国许多城市,雨水和污水管道没有分开,雨污河流现象严重,雨水流入了污水处理厂增加了污水处理量,协助提高了污水处理率。

-“工业污水替代型”,部分地区将工业污水纳入市政污水处理厂。规则上是允许的,这既满足了企业节能减排,又提高了污水处理率。

预计2015-18年县城污水处理年均缺口约1400万吨/日。从国内城镇化进程看,随着一线大城市人口容纳能力接近极限以及政府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县城为代表的中小城市将是承载新一轮城镇化的主力,这将驱动县城排放量不断提升,污水排放量大幅超过处理量的趋势持续存在。

-我们假设中国城镇化率每年增加0.9个百分点,县城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自2014年的19%提升至2018年的20%;

-我们假设县城污水处理率将自2013年的78%增加至2018年的86%;

-我们假设县城人口中,人均污水排放量每年增长3%;

预计县城的污水处理产能缺口年均近1400万吨/日

来源:招商证券(香港)预测

预计2015-18年,县城污水处理缺口持续存在。在上述假设的基础上,根据我们的测算,我们预计2015-18年,县城的污水处理缺口将持续存在,其中年均缺口约1400万吨/日。为了填平上述污水处理缺口,假设按照2000元/吨的吨投资规模计算,仅县城所需的污水处理设施投资规模就接近280亿元。

看好云南水务在省外水务领域的拓展

我们认为,在丰富的中小城镇污水处理运营经验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驱动下,云南水务未来的省外业务扩张将走上高速道路。

云南水务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方面经验丰富。分析云南水务的项目规模和所处区域可以看出,公司的众多项目分部在中小城市,单个项目的平均日污水处理规模约2万吨/天,公司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及运营经验。

激励机制完善,管理团队效率高。尽管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云南城投,但云南水务的激励机制有效且完善,管理层目前持股比例约4%。管理层持股有利于激发活力,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考核压力驱动,预计2015年污水处理投资提速

“十二五”期间,城镇污水规划投资规模4271亿元

根据2012年公布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2015年底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约2.1亿立方米/日,较“十一五”期间增加4569万立方米,“十二五”期间有2611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产能完成升级改造,新增污泥处置规模518万吨/日,新增再生水规模2675万立方米/日。受处理能力提升带动,《“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预计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7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30%;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城镇污水处理“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

“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规划投资4271亿元,较“十一五”规划投资增长29%。根据政府制定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4271亿元,较“十一五”期间3320亿元的计划投资规模增长了29%。4271亿元的污水治理总投资包括管网投资2443亿元,污水污泥处理设施投资1828亿元。污水污泥治理投资中,包括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投资1040亿元,升级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资137亿元,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347亿元,以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投资304亿元。

预计2015年污水治理投资同比增速上升。

对比“十二五”规划目标,目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度滞后。对比《“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和2013年底的实际完成情况,可以看到截止2013年底,仅有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完成率接近60%,最低的再生水仅完成了29.9%,国内污水治理领域各项目标的实际进展和政府规划相比,完成情况并不乐观。

“十二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截至2013年底)

在新环保法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之后,地方政府考核压力加大,我们预计政府将加大环保投资力度。2015年是政府”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从历次五年规划最后一年的投资情况看,其环保投资力度都显著加大。

我们预计2015年污水治理投资将会提速。根据住建部的数据,2011-13年,国内污水治理每年的投资规模基本没有增长,稳定在420亿元附近(不含管网投资),由于目前的实际建设进度较规划目标有所滞后,为完成“十二五”规划中的目标,且2015年是政府考核的最后一年,因此2015年国内污水治理投资领域的投资将会提速。我们预计2015年,国内污水治理领域的投资额为520亿元,同比增长14%。

提标改造有助于云南水务提升项目盈利能力

国内污水排放标准存在提升需求

在运营水厂中,处理标准达到一级A的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及规模比例较低。根据住建部的数据,截止到2010年底,在我国建成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厂中,按照一级A设计的污水处理厂,数量占比和规模占比仅分别为20.7%和15.4%,总体来看,比例过低。

污水排放提标改造十分必要。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目前最高标准是一级A,其化学需氧量限值为50mg/L,总氮为15mg/L,总磷(2006年以后新建)为0.5mg/L。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则规定,Ⅴ类水化学需氧量限值为40mg/L,总氮为2mg/L,总磷为0.4mg/L。对比可见,当前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的一级A标准比地表水Ⅴ类水质宽松,也就是说为劣Ⅴ类。目前国内北方区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很多河道没有天然径流,处理后的废水排入这些河道之后不能被有效稀释,会对排入的河流带来二次污染问题。因此,国内目前在运营的污水处理厂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处理提标迫在眉睫。

我们预计2015-20年提标改造总投资额合计624亿元

政策推动,我们预计城市生活污水的提标改造将成为下一阶段的一个重点领域。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的部署,污水提标改造工作已经在推进,政府计划“十二五”期间提标改造规模约2611万吨/日。根据《“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中的要求,现有执行二级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在“十二五”期间要提高到一级B标准。部分地区根据地方标准或流域水质要求,需提高至一级A或更严格的标准。被称为“水十条”的《清洁水行动计划》目前已经获得政治局批准,近期即将公布。尽管该计划的细则并未公布,但市场普遍预期市政污水处理的提标改造将是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5-20年,预计污水设施改造规模约6933万立方米/日,投资规模约624亿元。我们对未来5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规模和投资额进行了测算,我们预计2015-20年污水设施改造规模约6933万立方米/日,投资规模约624亿元,年均投资额约90亿元。

我们预测采用的主要假设如下:

-我们预计市政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作将在下一个五年计划(2016-2020)中将全部完成;

-根据住建部的统计,2010年底,排放标准在二级以下(含二级)的污水设施规模占总规模的36%,我们假设这部分设施全部需要改造;

-根据住建部的统计,2010年底,排放标准为一级B的污水设施处理规模占总规模的48%,我们假设这部分中有70%的需要改造;

-我们假设2010年以后建设的污水厂不需要进行技术改造;

-我们按照吨水改造投资900元/吨计算改造投资额。根据中国水网的测算,目前国内吨水造价一般在1500~2000元之间,运行费在0.8-1.4元/立方米之间。根据中国水网的估算,污水处理厂从一级B到一级A的追加投资,等于该处理厂原始投资成本的50%-70%;

提标改造的推进将有效提升云南水务的盈利能力。公司目前在运营的污水处理项目,主要采用了一级B标准,在新的水十条出台之后,我们预计国内污水厂的一级B提升为一级A标准的趋势将愈发明显。从行业经验上看,提标之后,项目的IRR一般会有1-2个点的提升,运营毛利率有20-30%左右的提升,因此提标改造的推进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明显正面影响。

污水处理行业的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按照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的激烈竞争,根据在于其内在的竞争结构。在一个行业中存在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新进入者的威胁、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用户讨价还价的能力、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这五种竞争力量的现状,消长趋势及其综合作用强度,决定了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和行业获利能力。

上游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较强。污水处理行业的上游供应商主要是污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商和污水处理药剂供应商。都属于发展较快,需求状况良好的行业。

从污水处理设备来看,由于国内污水处理设备技术含量较低,污水处理的高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而这些进口设备主要由国外大型水务企业生产,此类企业规模较大,产品从品牌和技术上都具竞争力,有较高的议价能力。污水处理行业在与污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商的议价能力较弱。污水处理药剂供应商规模大小不等,由于药剂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必备关键环节,行业对污水处理药剂的需求较大,因此污水药剂行业与污水处理行业议价中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行业现有企业间的竞争:中等。我国污水处理行业主要竞争者是具有污水处理业务的大型国有水务集团、外资水务集团等。其中国有水务集团以首创股份、北控水务、创业环保为代表,外资水务集团以法国威立雅、苏伊士公司为代表。而单从污水处理行业来看,单纯做污水处理的企业规模均较小,行业内没有大型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国内水务企业已进入资本竞争和品牌竞争时代,具有资本、技术和品牌优势的领先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迅速发展壮大。资本实力小、融资能力差、技术管理水平低、市场拓展能力差的小型企业将较难生存。中小型企业竞争者主要立足于本地,随着政策指引,发挥本区域内的优势,进一步挖掘潜力,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应;大型水务集团主要通过兼并重组本地和外地的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

下游用户讨价还价能力:强。从水务产业链来看,污水处理行业后的水通过中水回用,继续供应给企业和居民使用,因此污水处理的下游客户仍是使用中水的企业和居民。污水处理价格主要由地方政府制定,而由于该价格涉及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因此政府一般会进行较严格的控制,价格上涨幅度将考虑到企业和居民的实际,可理解为客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企业还价能力较差。

新进入者的威胁:低。由于污水处理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加上行业特有的地域性特征,新进入的企业有自己固定的服务区域,为所在城市提供污水处理服务,对既有企业产生的竞争较小,这些企业的进入并不会促使行业内出现激烈竞争,新进入者威胁较小。

替代品的威胁:低。从产品上看,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产品是水,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极少,水资源严重缺乏,替代产品基本没有;从功能上看,污水处理行业是将工业和居民排放的污水过滤、净化为无污染的水,重点功能在于污水的净化处理,没有其他行业有相似的职能,能够替代污水处理厂净化污水,基本不存在替代品威胁。

原标题:云南水务资源、技术、发展模式三重优势打开成长空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