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以推动灰霾防治合作为业务范畴的社会团体,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2015年6月13日在亚洲大酒店正式召开了第一届会员大会,经大会选举表决程序,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推荐的22位提名候选人,全票当选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大会选举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为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国务院参事蒋明麟、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农工党中央原专职副主席汪纪戎、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为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唐孝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杜祥琬为首席顾问;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贺铿、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十一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等为高级顾问;国家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原巡视员刘作章为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顾问周珂为副会长兼法律顾问;国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原巡视员肖根旺为监事长;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军洋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并向大会做筹备工作报告;副组长刘作章宣读《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长选举办法》。
全体代表审议并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筹备工作报告》、《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章程》、《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第一次会员大会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选举办法》、《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会费收取管理办法》、《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安全责任制度》等系列法定程序及制度性文件。
郝吉明院士全票当选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并在大会上作任职演讲,他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体决策部署,协会成立后,将在行业研究、政策咨询、科技转化与创新、促进合作、开展交流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概述为五个方面:
一、促进灰霾防治的合作交流,研究综合解决方案的实现,把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要求,有效转化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促进重大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创新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灰霾防治科技创新能力。
二、建立平台分享和获取国家有关政策,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助会员开展灰霾防治相关技术产品的市场推广。
三、调研、论证国内外灰霾防治综合措施,提升灰霾防治积极作用和技术水平,构建灰霾防治数据库,开展灰霾防治技术产品实际效用评价,定期向社会发布。
四、普及公众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知识,有力推动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率先构建以京津冀为协同的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平台,并逐步将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
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力量的进入,推进灰霾防治技术成果市场转化应用,积极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灰霾防治产品企业,协力发展大气污染治理装备、产品和服务产业,协助国内外企业进入灰霾防治市场,投资大气污染防治产业。
北京市人民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局级委员王洪存在大会选举出第一届理事会领导后,做指导讲话;他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大背景下,北京市制定了行动计划和系列促进措施,社会各界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的成立不仅体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更是责任担当;针对协会今后的工作,他以“注重实效,加快发展”为思想,提出三点意见:一要练好内功,建立一支懂政策会管理的队伍,要适应新常态发展的思路;二要牢记使命,服务企业,服务是协会的根本,要在服务中求生存、发展、辉煌,及时准确掌握信息、反映诉求,成为会员的知心人,成为政府了解企业的窗口,要发挥好交流平台的作用,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共同发展;三要大胆创新,引领好行业,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承担好社会责任,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蒋明麟名誉会长在成立大会讲话中指出,面对当前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迫切需要加强工作力度,需要社会各面的通力合作;协会成立后,要为会员企业组织召开典型工作经验交流会,找亮点树典型,把灰霾防治的典型经验和先进技术、产品加以推广应用。
王玉庆名誉会长在成立大会讲话中指出,环境保护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解决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长期以来,我国环保战线上主要是政府和企业的博弈,公众参与较少,成为环境治理短版,这几年由环境问题发生的群体性问题增多;协会成立后要积极发挥公众引导和参与的作用;他提出,环境保护的改革,一方面完善法规制度,一方面是改进环境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大力加强环境的社会治理,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真正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成为推动环境问题解决的正能量。
汪纪戎名誉会长在成立大会讲话中指出,协会要注重推动合作,开展交流,实施技术示范,采取效用评价发布等措施,共同构建起一个高效的平台,并率先以京津冀区域为协同防治合作平台,将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国,发挥出引领作用。
贺铿高级顾问在成立大会讲话中指出,全国性的灰霾形成因素复杂,每个区域和城市也有很大的区别,协会成立要发挥专业组织力量和优势,积极协力各省市开展灰霾成因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改善措施,让老百姓能够安心、放心。
侯云春高级顾问在成立大会讲话中指出,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转变,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发展的新兴经济体,要充分利用我们的环境排放容量,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动态的最佳平衡点,协会成立要在构建平衡点上,深入研究,并发挥专业能力建设作用。
杜祥琬首席顾问在成立大会讲话中指出,国家经济要发展,环境也要搞好,经济和环境能不能双赢,这个课题十分重要和关键;经济是老百姓所需要的,环境也是老百姓所需要的,我们整个工作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不能不要经济,也不能不要环境,所以经济环境一定要双赢,协会要树立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
大会上,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还成立了8个专业咨询委员会,并为各位主任委员颁发了聘书,他们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制顾问周珂担任“环境法律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国电集团环境保护研究院副院长朱法华担任“电力系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担任“城市规划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交通运输部部长政策办主任、交通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先进担任“绿色交通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担任“电子信息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张建平担任“经济合作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委员、国家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教授担任“大气分析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6月13日,同期还召开了由全国灰霾防治战略联盟、中国环境与健康宣传周领导小组和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灰霾防治合作交流论坛”,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界的众多嘉宾,就“灰霾防治政策与行动”和“经济技术创新与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会长郝吉明和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杜祥琬做专题报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原司长陈文玲、中国铝业公司外部董事、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张晓鲁等参加对话。
在论坛达成合作的新闻发布环节,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军洋分别和中国环境报社社长杨明森、北京周报社副总编丁志涛签订了《中国环境报社和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周报社和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战略合作协议》。
各方在协议内容中明确了,将充分利用媒体传播平台为应对大气污染,特别是针对灰霾防治领域的具体行动,开展新闻跟踪报道,设立灰霾防治专题,双方以协同的力量,每月定期将国内外防治灰霾政策、路径、措施、技术等有关内容,展开深度调研和跟踪报道,实现公众传播的社会价值;这也是我国首个由灰霾防治专业性社团和媒体共同携手打造的灰霾防治专题频道,根据计划还将由北京灰霾防治合作交流协会向社会发布灰霾防治路线图和专家解读内容。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