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上周发布消息称:该校王智化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燃煤烟气活性分子氧化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在杭州中策清泉炭黑锅炉烟气处理项目中首次应用即获得成功。日前该套示范装置顺利通过了168小时运行考核,首战告捷。该消息一出即引起行业的高度关注。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旭认为,该项目的顺

首页> 火电> 火电环保> 报道> 正文

活性分子超低排放技术首战告捷

2015-05-28 09:38 来源: 中化新网 作者: 翁国娟

浙江大学上周发布消息称:该校王智化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燃煤烟气活性分子氧化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在杭州中策清泉炭黑锅炉烟气处理项目中首次应用即获得成功。日前该套示范装置顺利通过了168小时运行考核,首战告捷。

该消息一出即引起行业的高度关注。浙江省石化行业协会秘书长张旭认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标志着浙江大学自主研发的燃煤烟气活性分子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已成功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为我国工业锅炉烟气实现“超低排放”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技术方案,对促进石化行业的节能减排无疑是一大利好。

据介绍,从2000年开始,王智化团队就在浙大热能所所长岑可法院士的带领下,对燃煤多种污染物治理展开攻关。项目组在对煤粉再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活性分子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新思路,即采用活性分子将烟气中的NO、HgO氧化为可溶的NO2、Hg2+,结合碱液喷淋等形式实现SO2、NOx和Hg的协同吸收;同时利用活性分子将苯、甲苯、二口恶英等有机物大分子氧化降解,从而保证多种污染物一体化协同高效脱除,并形成了初步的技术方案。

2015年4月,该新技术方案首次在杭州中策清泉炭黑锅炉烟气处理项目中应用并开车成功。经权威部门检测:采用新技术后,锅炉烟气NOx初始浓度由800mg/Nm3降至10mg/Nm3,SO2初始浓度由1000mg/Nm3降至15mg/Nm3。这样的排放浓度不仅远低于环保部最新重点地区燃煤电厂排放标准限值,同时也低于“超低排放”,即天然气机组排放NOx<50mg/Nm3,SO2<35mg/Nm3的限值。此外,该技术还可实现一塔脱除多种污染物,克服了传统方案中单一功能污染物处理设施叠加的缺点。

另据记者了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973”计划课题和国家“863”计划项目的资助下,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中试试验,浙江大学热能所目前已经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活性分子多种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新理论和新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多次受邀在国际系列会议上做大会特邀报告,受到美国、英国、瑞典、日本、波兰、韩国等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和引用。

延伸阅读:

【专题】:火电企业该不该追求超低排放?

浙大首创“活性分子超低排放技术”

原标题:活性分子超低排放技术首战告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