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不少垃圾焚烧厂、化工项目无法落地。项目一到环评的公众参与环节就遇到了很大阻力。现在环评报告全文公开,信息公开已经做得很好,为什么大家还是不满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部副主任赵欣丰解释说,实际上环评相关机构并不太理解公众对风险是怎么认知的,也不了解在沟通过程中,

首页> 环境监察> 评论> 正文

环评报告公布了 大家为啥还是不认账?

2015-05-05 11:53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刘晓星

“近些年,不少垃圾焚烧厂、化工项目无法落地。项目一到环评的公众参与环节就遇到了很大阻力。现在环评报告全文公开,信息公开已经做得很好,为什么大家还是不满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部副主任赵欣丰解释说,实际上环评相关机构并不太理解公众对风险是怎么认知的,也不了解在沟通过程中,怎么去回应、引导公众风险认知,以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这是赵欣丰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日前举办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认知”环保主题科普沙龙上说的一番话。当天,建设项目附近居民代表、环保企业老总、环保民间组织、环保行业协会代表、媒体记者,以及环境健康领域的官员和专家,共同探讨建设项目如何进行风险交流,以期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如何达成共识,建立互信。

关注高、信息少,垃圾处理项目因健康风险遭质疑

4月23日下午2点,阿苏卫循环经济园项目环评审批事项听证会在北京昌平区环保局召开,各方代表进行了5个半小时的讨论。5年前,这个项目曾因居民反建而搁置,今年重新启动。目前,北京市环保局已拟批准其环评报告。

而在此之前,北京市六里屯垃圾填埋场洒水车向市政井偷排渗滤液,被媒体逮个正着,根据新环保法,或将追究责任人刑事责任。8年前,六里屯要建焚烧发电厂,引发周边居民4年多的反建活动,使得这一项目最终被弃。

“焚烧”与“填埋”是目前世界上处理垃圾的主流方式,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除非在特定条件下,否则难以论定孰好孰坏。但是,垃圾时时刻刻产生,若“处理”跑不赢“产生”的速度,就会“兵临城下”;若处理质量低于科学标准和公众预期,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健康损害,甚至伤了民心。

“阿苏卫垃圾焚烧厂即将要建,5年前曾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坚决反对。我们那里本来就有一个垃圾填埋厂,经常被填埋厂的臭味熏得不敢开窗户。那个味还没跑,就要再加一个味,我们只能反对。”北京阿苏卫垃圾焚烧厂附近居民王永表示,公众最关心的,就是垃圾焚烧厂建成之后,对人群健康究竟会造成怎样的伤害。

近些年,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对环境健康风险高度关切,并不断通过身体力行的抗争,来应对日益增加的环境健康风险。垃圾“反烧风”在短短数年之间席卷很多城市,拟建的垃圾焚烧项目往往在完成立项或者刚开始立项时就遭到周边群众的抵制,而已建成且运行多年的垃圾焚烧项目,也被“反烧风”波及卷入影响公众健康的漩涡。

为什么公众不愿意接受专家的风险沟通,而是采取抗争的方式?在北京零废弃发起人毛达看来,实际上不是公众没有理性,而是基于已经看到的行业现状,产生忧虑。他举例说,如信息公开,环保组织在2012年和2014年做了全国所有垃圾焚烧厂的信息公开申请,但两次的结果都是只有30%左右的回复率。

“有2/3的垃圾焚烧厂不愿公开信息,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信息公开非常不充分的行业。”毛达说。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跟公众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政府一直拿不出证据讲清楚垃圾焚烧无害,或者多大距离是安全的范围。因此,垃圾“反烧风”近几年在一些城市不断出现。

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认定是本糊涂账,垃圾处理企业和公众各有各理解

回顾过去几年,我国频发的一些环境污染损害健康事件,一方面给当地的百姓健康带来了实际的危害和潜在的长期威胁,另一方面也使当地政府的公信力面临严峻的考验。更为严重的是,到目前为止很多类似事件的发生能否归因于环境污染的影响,仍然缺乏科学依据,例如血铅事件。事实上,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之间到底应该如何认定,仍是一本糊涂账。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发电分会与南方周末联合发起的一项风险交流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33家企业中,有52%收到过投诉或反对,27%遭遇过群体性运动。公众最常见的投诉理由是“臭气影响生活质量(42%)”和“担心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45%)”。

据了解,此次调查的答题者几乎都是垃圾焚烧企业主要负责人,涉及13个省份,调查范围接近全国正在运行的垃圾焚烧企业的两成。

不过在企业看来,造成公众投诉或反对的主要原因是“对企业采用的技术不了解”。

对此,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曙光表示,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垃圾焚烧处理水平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真诚欢迎社会各界到我们企业全程走走,实地看看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将厂门打开,将各个车间全方位开放,给大家一个真实的认识。”蔡曙光说,如有做得不足的,只要大家指出来,我们一定迅速解决。

对于公众普遍关注的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污染问题,公众希望政府能拿出有说服力的科学数据,来澄清二恶英的阴霾。其实,国家已在“十二五”863科技计划中启动了相关项目的研究。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完成,正等待科技部正式结题。

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邓芙蓉介绍,这一项目于2012年1月启动,包括4个课题,第一个课题希望通过科学控制炉温等过程控制措施,减少二恶英的产生;第二个课题研究方向为对于那些不得不产生的二恶英如何进行分解;第三个课题是评价进入大气中的包括二恶英在内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有什么影响?安全距离是多少?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第四个课题力求建立一种快速的评价方法和技术。

邓芙蓉表示:“这个项目不管是对二恶英的降解、人群健康风险研究及快速检测技术建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相关链接

“大健康”应引入环境健康领域

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的显现,有的是即时性的,有的却有明显滞后性,特别是一些重金属污染,可能需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积累和迁移转化才能最终显现其危害后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状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要想深入研究环境与健康的风险问题,需要长时间、大量的科学监测数据做支撑,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研讨会上,有环保专家认为,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不像职业病诊断因果关系那样比较清楚。环境与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很多,因果确定难。

因此,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大健康”的概念,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的那样,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还包括身体、心理和精神处于良好的社会适应状况。

也就是说,如果从大健康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比如对于味道,当人们闻到某种气味感觉不舒服,这肯定就是健康问题,并不是说非要临床确诊得什么病才是健康问题。

健康评说

确定因果关系是难题

刘晓星

环境污染引起的公众健康受损已经不仅仅是科学问题,更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但是,普通民众对环境污染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即环境健康风险的认知却十分困难。

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而言,无论是在生物医学,还是在流行病学研究方面,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都存在着很大的挑战。在生物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受多因多果关系的影响,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争议很大,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结果,这常常导致法律上的证据认定困境,不少癌症高发地区还是停留在新闻报道或“传说”层面,很难找到被法律认可的证据。

一位专门从事环境与健康风险的专家表示,说清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难度非常大,它不像职业病的研究,其因果关系非常清楚。环境与健康问题影响的因素多,因果很难确定,这是科学界本身面临的问题。

举例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当公众感觉水的颜色不对、水有异味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就存在诸多的困难。如,水中含有多少污染物质?污染物可能产生哪些危害?水中的鱼类,是否可以食用?

这些问题中,有些涉及到科学研究本身的不确定性,也有一些确定的基本科学知识。但单就确定的科学知识而言,公众了解得也比较有限。

污染所牵涉的知识,往往涉及到专业领域,而这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存在较大的局限。以水污染为例,进入水体的污染物种类非常多,如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因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工艺流程不同,排放的污染物也各种各样。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又会发生多种多样的化学反应与生化变化。因此,要想弄清楚哪些污染物质会导致人体健康受损,以及具体的危害程度等, 是十分困难的。

同样,在以往污染致病的案例中,像日本水俣病那样,能够非常清楚地找到并确定甲基汞是居民致病原因的案例,在污染致病的医学研究上属于特例。从环境健康史的角度看,类似于这样清晰科学关系的案例在现实中是少之又少,而多数的情形是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不很清楚。

应该说,以公众现有的受教育程度和科学素养,去客观全面地认识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之间复杂的、 不确定性的关系是有很大难度。

除了科学认知本身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外,信息不透明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对于那些农村受污染地区而言,公众在获取相关信息方面存在着诸多障碍。一些污染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考虑也常常故意封锁相关污染信息,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发布的延迟和不透明,使公众对环境健康风险的判断和认知更加困难。

■ 记者调查

建设项目缺乏健康风险预警

据了解,我国目前大多数项目主要做了对环境和生态的一般性评价,而没有做以“人群健康为中心”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缺乏健康风险预警。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广泛开展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推动在建和拟建工程项目的环保“三同时”,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在环评中,国家对相应健康影响评价的内容没有明确要求,又缺乏从事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评价的专业人员,也没有规定采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比如国际通用的定量评价环境健康危害效应的方法。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部副主任赵欣丰表示,现在建设项目立项前期会做很多的评价工作,但是主要侧重于单一的环境指标,而公众更关注的是综合的健康影响,实际上我们在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里面,缺乏对健康影响的分析。

无论政府、公众和学者们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不能提早发现这些环境污染的健康隐患?为什么不能提前预防健康损害的发生?

记者日前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深入江浙一带采访时发现,一些地区由于铅蓄电池产能的迅速扩张,导致区域铅尘排放总量不降反升。而环境管理仅仅是以企业达标排放作为标准,并没有从区域环境容量和人群环境健康风险方面进行统筹考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相当部分的工业和基本建设项目缺乏对长期的人群健康风险的科学评价和预测预警机制,因此,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加入具体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内容和程序并在全国开展健康风险评价的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正是由于我国相当部分的工业和基本建设项目缺乏对长期的人群健康风险的科学评价和预测预警机制,无异于给附近地区人群埋下了一颗健康定时炸弹。低浓度、长期慢性效应是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的重要特点之一。“应该尽快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全面、科学的人群健康风险评价,并对可能产生的后果采取有效行动。”赵欣丰说。

而让业内人士担忧的一个问题是,包含环境与健康风险的环评报告需要环境和卫生领域的专业知识。我国目前真正了解和熟悉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专业人员太少,远远不能适应当下环境污染健康损害事件的发生现状。建立和培训一支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和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的专业人员队伍同样是重中之重。

原标题:环评报告公布了,大家为啥还是不认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