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环保局长白魁林(中)在锦州热电总公司冷却塔拆除现场。
锦州市是典型的北方城市,冬季主要依靠燃煤供暖。同时,作为工业基地,工业企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是空气污染的又一主要来源。加之城市发展带来的机动车数量增加,以及季风气候、盆地地势等主客观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多年来锦州市的大气治理工作一直砥砺前行。
几年前,每到冬季,让老百姓家里的暖气热乎,就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民群众在冬天里也能呼吸上清洁的空气也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切实解决好这两大民生问题,首要解决的是供暖锅炉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拆小并大,减少小锅炉、小烟囱的数量,扩大联片供热,提高供热效率和锅炉脱硫除尘效率。通过几次大规模的拆除并网、上大压小、以新带老,使锦州城市供热结构不断调整优化,锦州市冬季空气质量大为改观。
锦州热电总公司曾是锦州市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带动供暖面积1000万平方米,占锦州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的44%。2009年,按照污染减排责任书计划,锦州市政府对该公司5台12MW热电联产机组实施关闭,并取缔城区内115台高耗能、高污染的小锅炉,同时,对城市供热规划做出调整,原供热区域内的热源全部由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公司提供。
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公司是大唐国际在锦州新建项目,两台30万千瓦机组是首次采用褐煤炉的机组。工程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应用了烟塔合一、吸增压风机合一、脱硫不设旁路等新技术,在辽宁省同类机组环保设施配备及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采用了先进的五电场静电除尘器,可除去烟气中的粉尘98%以上;投资1亿多元建成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可达到95%的脱硫效率;低氮燃烧器与烟气脱硝装置联合进行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减排,综合脱硝效率可以达到75%。这几项烟气处理装置保证了烟气的100%的达标排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公司为锦州市主城区1310万平方米住宅提供了高质量的热源的同时,还实现了年减排1.2万吨二氧化硫的可观环境效益。
锦州人民对蓝天的殷殷期盼,就是市政府加快蓝天工程步伐的强大动力。2014年入冬前,118台10吨以下具备条件的供暖锅炉被实施并网拆除,一座座位于居民小区中的锅炉房“寿终正寝”,烟尘和噪声污染得到根治,百姓拍手称快。还有345台洗浴等行业的原煤散烧小锅炉也被下令拆除,改用其它清洁能源方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锦州市已累计拆除分散供暖锅炉近400台,集中供热率达85%以上。通过锦州市环保局监控中心的高空摄像头放眼望去,锦城的天空越来越干净。
城市发展不能止步,环境治理更没有终点。近期,锦州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了《锦州市城市供热规划》,对今后6年的热源进行规划,将投资16亿元,形成5大热源厂,全面满足锦州市日益增长的供热需求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
锦州市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更可以用大刀阔斧来形容。2010年8月27日,在锦州市环保史册上曾写下浓重的一笔。上午10点16分,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厂区内,一期工程的3座冷却塔定向爆破拆除进入倒计时。随着三声巨响, 3座90米高钢筋混凝土冷却塔依次起爆,朝着预定方向缓缓倒下。锦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以及企业领导亲眼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些许的怀念和不舍,在那一瞬间升腾为向污染宣战的决心和勇气。锦州市最大燃煤电厂6台20万千瓦机组的关停,一举为锦州市腾出了每年4.5万吨二氧化硫、4.8万吨氮氧化物、2.9万吨烟粉尘的排放总量,企业也因此为“上大压小”创造了条件。
铁合金行业作为锦州市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二氧化硫减排的重点行业。传统的铁合金冶炼,生产粗放,污染严重。锦州市集中力量对铁合金企业进行专项治理,将原有的落后生产工艺反射窑改成回转窑,还对焙烧尾气进行综合治理,对电炉煤气进行回收利用,不仅从根本上降低了污染的排放强度,还取得了循环发展的经济效益。中信锦州金属有限公司、锦州沈宏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铁合金企业完成脱硫改造工程,减排二氧化硫1700余吨。
举一纲而万目张。几年来,锦州市将工业企业大气治理目标锁定在火电、铁合金、水泥等行业,关闭了锦州锦固水泥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的机立窑生产线,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51万吨。关闭了锦鑫有色金属公司等建材、铁合金、有色金属炼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且污染严重的企业56家。实施20余项重点治理工程,锦州石化公司自备电厂烟气脱硫改造工程、三催化烟气脱硫工程、锦州元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自备电厂脱硫工程、锦州节能热电、锦州港、中信锦州金属储煤厂密闭及防尘网建设等一批对区域环境有影响的重点项目的完成,对局部空气环境质量的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
医院因其产生大量的医疗垃圾对环境造成潜在危险,被锦州市环保部门纳入危险废物重点监管领域。长期以来医院普遍采用的焚烧炉处理方式,对医院周边的人居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由此引发的环境信访问题比较集中。2012年8月,锦州市绿源危险废物处置有限公司经市环保局批准,正式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成为锦州市唯一一家专业处置医疗废物的机构。锦州市对医疗废物实行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监管,统一收集,集中、无害化、有偿处置,对焚烧炉等小型、分散的医疗废物处理设施依法淘汰,有效改善了医院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到目前,全市已有近87医疗卫生机构与绿源公司签订了委托处置合同,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全部实现集中无害化处置。
蓝天工程是一项政府领导、涉及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综合性治理工程。随着“十二五”收官之际的临近,大气污染治理的集结号越发振聋发聩。在市政府的周密部署下,环保、公安、交通、住建、公用事业等多个部门积极行动,全力推进区域一体化高效供热工程、“气化”锦州工程、工业淘汰提标工程、城市全覆盖工程、绿色交通工程、大气监控预警工程等六大工程的落实,确保实现到“十二五”末,实现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细颗粒物(PM2.5)、灰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的总体目标。
2014年全速推进蓝天工程责任书项目建设进度。完成大唐国际锦州热电有限公司1、2号机组除尘改造、锦州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有机废气回收改造、62台供暖锅炉拆除并网等116个蓝天工程治理项目。
随着大气治理的不断深化,环境监测体系也日臻完善。2013年以前,锦州市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七年保持在90%以上。2013年,市环保局对空气自动监测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原来监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3项指标基础上,新增一氧化碳、细颗粒物和臭氧3项指标的监测能力。从去年1月起按照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实施监测并发布空气质量日报数据,为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和分析大气污染提供了更加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持。201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38天,达标率为65.2%。为有效应对雾霾污染,市政府建立健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制定了《锦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市环保局建立了《锦州市重污染天气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提高对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及应对能力。
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可喜的环境变迁,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印证了锦州市环境治理的艰辛历程。城市里烟囱林立、机器轰鸣的粗放生产场景早已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致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的环境友好型企业在城市合理布局。城市的规划发展更加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烟尘肆虐、污水横流的工业基地悄然变成天蓝水碧的宜居之城。2013成功举办的中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让更多的世人领略到锦州市的生态名片之美。
2014年7月23日,刚上任不久的锦州市委书记王明玉先后来到锦州市环保局和重点企业,调研了解全市环保工作。王明玉将环保局作为市直部门调研工作的第一站,给了广大环保工作者莫大鼓舞。他指出,在推进锦州全面振兴进程中,要着力改善两个环境,一是政治生态环境,二是自然生态环境。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提神”,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提上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王明玉要求,要通过新建污水处理厂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通过完善城市排水管网,确保城市污水应收尽收,实现到2015年城市污水零排放的目标。
拆除城区燃煤小锅炉,加快推进全面集中供热,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要建立环保突发重大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以应对可能突发的重大环境问题。公安、司法机关依法对重大环保违法案件进行严厉打击,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锦州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为环保各项工作的开展铺平了道路,指明了方向,一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提速,引得人民群众纷纷点赞。锦城百姓更加热切地盼望锦州市越变越美,让碧海蓝天环抱凌河之水的生态美景永驻锦州大地。
原标题:让碧海蓝天秀水永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