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这两年,环保部门的工作越来越让全社会高度关注。这从今年环保部新部长陈吉宁在两会上被记者围追堵截就看得出来。这份热情原因很简单,大家期待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再恶化,并向好转变。但是,环保部门想满足大家的期待,就必须手中有相关的权力。那么,环保部门最大的权力是什么?国家环保局,请注意,这是环保部的前身,当时还只是一个局。国家环保局的第一任局长曲格平曾说过,环保部门真正最大的权力是环评,因为项目环评这关过不了,它后面什么手续都办不了。但是我们遗憾地回头看,很多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形同虚设,一个又一个污染项目在走形式的环评中轻易过关开工。那么今后,如何拥有

首页> 环境监察> 评论> 正文

白岩松:环评变坏评?到底怎么一回事儿

2015-03-30 08:45 来源: 环评爱好者微信整理

白岩松:这两年,环保部门的工作越来越让全社会高度关注。这从今年环保部新部长陈吉宁在两会上被记者围追堵截就看得出来。这份热情原因很简单,大家期待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再恶化,并向好转变。但是,环保部门想满足大家的期待,就必须手中有相关的权力。那么,环保部门最大的权力是什么?国家环保局,请注意,这是环保部的前身,当时还只是一个局。国家环保局的第一任局长曲格平曾说过,环保部门真正最大的权力是环评,因为项目环评这关过不了,它后面什么手续都办不了。但是我们遗憾地回头看,很多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形同虚设,一个又一个污染项目在走形式的环评中轻易过关开工。那么今后,如何拥有真正的环评呢?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关紧环评的阀门。

短片一:

【同期】毛宝珠的孙子 易万军

记者:有时候哪儿感觉到疼吗? 这儿(用手指)记者:有的时候会吐吗?点头

【同期】衡东县大浦镇居民毛宝珠:这孩子老是排铅 排得血都排出来了

解说:

本周,环评,也就是环境影响评价,成为舆论热词。而对于湖南衡东大浦镇这些血铅超标的孩子来说,如果环评程序没有失灵,他们也许不会遭受如此伤痛。去年,全镇有300多名儿童查出血铅超标,最高的超出健康值4倍。对于铅中毒的原因,村民们将矛头一致指向了家门口的这家美仑化工厂。

【同期】衡东县大浦镇居民

晚上我们都不开窗户的,为什么?有好大的气味

偷着排气 有一股农药的味道

解说:

含铅的危险废物随意堆放,降尘除尘设施缺失,含铅原料和废物竟然全部通过小推车运送。环评程序本应该一方面评估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判断项目能否上马,另一方面提出预防或减轻污染的对策。而如此漏洞百出的生产流程,似乎证明着环评程序的失效。然而,在当地环保官员看来,这家公司的环保手续没有问题。

【同期】衡东县环保局监察大队大队长吴水林

管理包括外围洒水

包括厂内管理基本到位

解说:

去年十月,环保部发出通报,这家公司被关停彻查,而其项目环评文件的确存在环评内容不全、降低编制类型等问题。环评,这扇阻拦污染洪流的闸门在这里大开绿灯,而更让人惊讶的是,在很多项目中,这扇闸门竟荡然无存。2013年,兰州市削山造地工程因影响环境而被叫停,这时人们才发现,这项计划削平700余座荒山、本该慎之又慎的浩大工程已经开工半年,却还没进行环评。

【同期】兰州市环保局副局长 李磊

相关的环评手续呀、相应的要求同步也在提着呢。(同步在提?)嗯。(也就是说在环评没有做的时候工程已经上马了?)就是因为前一段时间我(才)介入这个事的,前一阵我不是在那个哪呢,外地学习着呢。

解说:

本周四,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透露,个别地方的未批先建项目竟有近50%之多,环评未做、项目先上,已成为普遍存在的顽疾。而在不少地方,环评获批后的擅自改建的现象同样屡见不鲜。位于昆明的中石油云南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在环评获批时就受到不少质疑,而当记者如今再次探访时发现,许多建设项目已与环评书的要求大不相同。

【同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记者 刘伊曼

它的这些招聘启示也好,自己的一些项目简介也好,已经把1000万吨的炼油产能扩大到1300万吨;原油储罐区原本是四个十万吨级的原油罐,现在已经建好了有10个;以前批文里批的是全加氢的工艺,但实际上他就把它变成了焦化路线,新建了一个延迟焦化区,我也跟当时有参与的一些专家问了,如果是加延迟焦化装置的话,它污染可能更严重一些。

解说:

项目规模、生产工艺等已经发生变动,但据了解,这个项目并未向环保部提交任何环评变更报告。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未批先建、未批改建的处罚并不严厉,企业只要补办环评手续,就可以补票上车。在长期关注我国环评行业的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主任向春看来,不少这样先上车后补票的项目都是地方政府强推的项目,补办的环评很难做到科学中立。

【同期】重庆两江志愿者服务中心主任向春

政府可能在规划里面,一定要去做这个项目,这个时候环评部门可能有这个意识说这个项目是一定要过的,就会变成叫编环评

解说:

乱象丛生,是向春对于环评行业的印象。环保审批机关是裁判员,而其下属的红顶环评机构又是运动员;有的环评机构没有一个在职环评师,却同样通过借证进行环评;环评机构为客户跑环评、编环评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向春看来,如果不进行改革,环评制度的污染,远比污染事件本身更加可怕。

【同期】重庆两江志愿者服务中心主任向春

环评单位地位不独立造成它非常弱势的位置环评单位一方面 要想拿到业主的项目想很多办法 做承诺 这个项目一定会帮你通过 环评公司想方设法地 寻找私人关系,把这个环评报告通过掉 只有这个样子 他才能最终拿到前方业主的钱

白岩松: 或许,刚才的短片中一个又一个案例清晰地告诉我们环评是如何形同虚设的。要知道,环评的设计可不是这几年的事。环评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30多年,而且是所有开工项目都要进行环评。但是问问我们自己,究竟在这30多年里听过多少因环评不过而无法开工建设的项目?甚至相反,我们常见先上车再补票的环评存在。环评没有牙,或装的只是假牙,就别指望它咬掉糟糕的项目。那么,为什么环评不灵?原因很多,比如对GDP的追求超过一切等等,但其中,有一点不能忘,环评机构是项目建设方请来的,中国人常说,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你说拿人家的人民币,还能替人民把关吗?

短片二:

解说: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拿到厚厚的一本环评报告大概最为关心的就是其中公众调查意见这一章节。2014年4月,当杭州萧山区湘湖附近的居民们,在环保局网站上看到这份新建垃圾焚烧项目的环评报告 公众调查意见时,感觉自己被代表了。

同期:附近居民:这里要造一个垃圾焚烧厂,每户挨家挨户签字,都说不同意

解说:建垃圾焚烧厂虽然很多 居民们都表示不同意,但在这份报告的公众调查意见中却显示76.9%的单位和100%的个人认为项目选址合适。根据环评报告,记者找到了参与调查的村民俞国民,报告中显示他投了赞成票,然而俞国民本人表示他当时投的是反对票。在环评报告的编写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记者找出了俞国民的调查问卷,上面明确的写着:不同意。

现场:来伟良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保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因为这个项目是一定要上的。现在社会就这么个社会,有些东西说开了就是这么个社会,程序就是这么个程序

解说:在环评报告中,公众调查意见像这样百分之百同意,无人反对的结论并不鲜见。2013年六月,浙江嘉兴两份同样无人反对的环评报告引起了记者的关注。通过对参与调查人员的回访记者发现,这些被调查者中要不是查无此人,就是没接受过调查,而有些甚至就是企业的员工或者家属。编写环评报告的公司说,这些 公众调查意见 都是由建设方来搜集的。

同期:蔡荣锡嘉兴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表格 我们弄好了以后,空白的表格给企业。像您当初拿到这份报告的时候,上面都是赞成,无所谓,无人反对,您觉得这样的结果可信吗?结果……

解说:很多人曾经将公众参与环评看着是环评公正的一个好的尝试,可却变成企业和环评中介直接伪造。环评,作为项目建设前的把关人,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很多环保志愿者希望用自己的积极参与,来改变为了公众意见总是被代表的状态。生活在北京的谢新源,几年来一直积极参与身边的环评项目,但是他却发现要参加这样的调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期:谢新源环保志愿者:这个公众调查呢一般是有范围限制的,不是谁去填都能去填的这个调查表,你只有周边的这些公众他才让你填,所谓的直接利益相关的这些人才能填的。

解说:谢新源说,新《环保法》出台后,在公益诉讼和污染监察方面都有了可观的进步,但是在公众参与这块还差得远。虽然也说希望公民积极参与,但实际上却设置很多障碍,比如信息公开。像环评受理、拟批复、批复以及验收受理等基本信息,就连省级环保部门也有公示不全的。

同期:谢新源环保志愿者:其实有很多环评业内人士他可能会说公众参与,公众不够理性什么的。但是如果我们连信息都没有的话,我们怎么能够做到理性。因为信息公开其实是给予了公众的一个知情权还有一个参与权。

解说:环境信息公开不全,有的甚至以保密为由不公开,造成普通公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即使参与也是盲目的参与。而作为环保把关人的环评机构也很无奈,说到底,他们只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同期:谢新源环保志愿者:环评单位他现在相当于从企业这边来得到他经费或者报酬的,那这样子的话,他就只能是想办法让企业通过这个环评。

解说:曾经先后在三家环评企业工作过的宋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很多环评机构接到项目,先是拿一半的钱,然后开始做报告,最后审批过了,钱才能全部收回。

同期:宋先生环评从业者:即使它选址再不合理,工艺再不合理不合规,但还是有办法让它通过。就是规避些问题,或者是他避而不谈,或者像那种项目比较大,会把它拆分成单个的生产线或者厂房这种。

解说:环评就是为了通过,在利益面前,环评机构往往睁只眼闭只眼,公平公正对于他们来说成了奢望。如今,环评机构的诚信缺失,公众对环评结果的不信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让人不禁要问,环评到底是在为谁服务?

同期:谢新源:他其实是为了保护环境,是在项目开始之前就对他有一个评估,就体现了所谓环保里面的预防原则,要不然我怎么来预防这个污染呢?

白岩松: 如果说所有形同虚设的环评都是因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造成的,一定也不全面。这背后,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当然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一个几十亿、上百亿的大项目是当财神一样请来的,怎么能让你一纸不合格的环评报告就给赶走呢?所以,为过环评,什么都答应你,开工后不执行,执法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环境也就越来越糟。但另一个后果是,被大家寄予厚望的环保部门也在这种现象中成为受害者。你缺了公信力,更失去了原本最有效的权力,甚至在局部地区都会成为摆设。因此,想要长远环境向好,环保部门当然要向自身开刀,拿回自己真的权力,并真的用好它。

短片三:

字幕:3月7日 全国两会新闻发布会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

环保部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环保部所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

解说:

在本周,环保部正式发布公告,给出了清理系统内的红顶中介的时间表,显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之前在全国两会上所说的环评机构脱离,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表态。而事实上,在这样一份公告出台之前,环保系统内的自身清理早已启动。

环评工程师:比如证挂在那个企业,肯定就存在利益关系。

解说:

何宏哲是深圳市的一名环评工程师,十多年来一直在为企业做环评。为了保护自己,他在采访中使用了化名。早在2013年,何宏哲便开始举报环评机构中的挂靠现象。在他看来,如果挂靠者本人的身份是环保部门的公职人员甚至有一定职位,那么很容易导致利益输送。

环评工程师:这个环评单位做的那个报告,或者通过他审批,那肯定会得到额外的照顾。

解说:

今年3月,环保部网站上通报了一批违规的环评机构和从业人员,对63家建设项目环评机构和22名环评工程师分别做出取消资质、缩减评价范围、限期整改、通报批评等相应处理,而在2014年,环保部清理的62名挂靠环评工程师名单中,55名为环保系统的工作人员。

环评工程师:有些比较敏感的项目,你一般人做根本做不了,或者说你做了也批不了,所以这样就促成了这种红顶中介需要那些有关系,它会可能是从另外一方面可能或明或暗地暗示你怎么做,这个环评报告怎么写,这样的话通过这个审批,就是有些说得清楚点,就好象是有点做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常纪文:

实际上环评的乱象存在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应该来说有10年甚至20年的历史,只是说最近几年越来越复杂了,这个乱象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规划环评流于形式。第二个就是建设项目环评的红顶中介的这个现象相当突出,第三个就是现在的环评不止是环保部门下边的环评机构流于形式、弄虚作假,一些市场化的环评机构弄虚作假甚至相互抄袭的现象也相当普遍。

解说:

事实上,在常纪文所接触到的大量案例中,红顶中介并不足以独立承担环境恶化的沉重后果。地方政府在以往的招商引资中,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不加约束,甚至大开绿灯,该做的区域性规划环评流于表面,对超出环评的追加建设视而不见,种种乱象纠缠在一起,让局面越发混乱。

常纪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年它这个颁布实施以来,要求所有的开发规划,专项规划都要做环评,很多开发区的环评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有的根本就没有做。而且这个规划环评一旦如果说做的不科学可能会带来区域性的污染,它的危害可能比一个个的建设项目的环评,如果说弄虚作假的情况还更严重。

解说:

企业追求利润,政府追求GDP,环评机构造假,而最迫切希望维护自身权益的民众,却往往进入不到环评的相关链条,甚至因为自身知识的欠缺,拿到了环评报告,也看不懂通篇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数字,最终只能被迫承担环境恶化的后果。

常纪文:企业自主选择环评机构,环保部门公正审批环评报告,社会公众能够平等参与到环评的这个进程之中,充分的表达意见,并且要有效的监督权利。我认为这个环评制度良好的氛围就形成了。

解说:

在本周,不少舆论观点认为,摘红顶只是刚刚拉开了环评风暴的序幕,只有当环保部门彻底厘清自身职能后,环评才能真正恢复准入门槛的功能,而接下来,期待建立完善一个环评机构自律、环评审批尽职、公众参与监督、行政干涉远离的环评体系,或许正是未来环境由坏变好的必需前提。

常纪文:应该加强环境执法的独立性,建立环境违规审批的终身责任追究制,不讲任何理由,只要是你审批的最后出了问题,你就应当承担责任,环评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预防制度,这是国际社会通行制度必须得坚持住,这项制度不能废,只能让它变得更好,更公正,更科学。

白岩松: 让环评成为真环评,装上真正锋利的牙齿,绝不会是重视起来之后很快就会见效的,过去30年,因环评不利,我们的欠帐已经太多。目前面临的挑战是清理旧账,但绝不能欠新账。对于环保部门来说,必须保证从现在起不能再有走过场的环评,否则如同熊瞎子掰苞米,债还会欠下去。同时,表面上看,环保部门重视环评,是拿回自己的权力,但其实拿回的也是真正的责任。有了真权力,今后再有问题是要问责的。对这个理,相信环评部门,你懂得。拜托,并加油。

原标题:白岩松:环评变坏评?(视频完整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