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节能减排的背景下,高耗能、高浪费的建筑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专家呼吁,当前我国应进行整体科学规划,全面倡导建筑领域节约、节能、节材、节地、节水,从操作性最强的“建筑工业化”作为突破口,同时狠抓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推进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源节约。
总体统筹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提升标准
针对我国建筑领域存在的大量浪费现象,专家认为,作为全球最大“工地”,我国建筑业不能再一味“铺摊子”,应尽快把着眼点转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反对资源能源浪费,并且应从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
首先,总体统筹,科学规划。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如松等专家指出,要改变地方政府的GDP冲动,修正一些官员的畸形政绩观,确保规划科学制定、严格执行,建立有效机制保障规划的严肃性,减少大拆大建,遏制“长官意志”在规划建设领域产生的巨大人为浪费。
节能不只是建筑和设计部门的事情,需要多方携手联动。有业内专家举例,由于缺少科学测算和统筹评估,建筑节能往往只是在某一环节机械执行,没有多部门联动,造成节能实际效果与预期不符。“比如在北京,政府对一些老建筑进行保温施工,保温做好了,但供暖并没有随之调整温度,导致大冬天室内热得居民开窗子。”
其次,合理设计,提升标准。安全、经济、实用、节能、美观,应该成为我国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而不是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外观突出。上海建管委副巡视员裴晓建议,一方面要遏制地方政府违背实际需求盲目打造“地标”的浪费行为,一方面也要严格限制公有资金投资建筑不考虑成本造价的行为。
要加快梳理、提升我国建筑总体节能标准,并充分考虑各地实际制订地方性节能标准。杨国雄建议,应将我国目前建筑节能率65%的标准提高到70%,门窗、墙体等关键标准适当提高,并通过严格执行、严格验收来提高我国建筑节能水平。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说,现在墙体的各项节能标准相对严格,但门窗的节能标准很低。“上海许多建筑的门窗玻璃面积占到墙体面积的40%,但保温性能很差,虽然墙体保温很好,但就像人穿着大棉袄却到处是洞,保温效果怎么能好?所以提升建筑节能总体标准,也要分地域制订地方化标准。”
宜将建筑工业化作为建筑节能的“牛鼻子”
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卞家骏认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是破解当下建筑浪费问题的重中之重,“如果建筑工业化得以全面推广,就从整个产业链上解决了传统手段造成的巨大浪费,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也是最具操作性的切入口。”
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郭正兴统计,如果实现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造过程中的节能(一次节能)带来的效益非常可观:整个工程无须搭设脚手架,大量节地节材;基本不用传统木模板、木方,节约木材90%;节约用水65%左右;节约钢材5%-8%;节约混凝土10%左右;减少现场施工垃圾90%;施工阶段,现场基本无粉尘污染;减少现场施工场地50%左右;减少现场作业人员50%以上;减少现场生活垃圾50%以上。
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裁张桦对此做过深入研究,他说,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是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当今建筑业与现代制造业相比较,存在巨大的差距。据美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建筑建设投入的非增值(浪费)部分达到57%;而制造业减少到26%。
他测算,“建筑工业化是要将制造业与建筑业嫁接,用制造汽车的方式建造房子,浪费将大幅降低。按照2008年美国设计和施工行业规模1.288万亿美元(全球4.8万亿美元),美国建筑业如果做到和制造业同样水平,每年可以节约4000亿美元(不包括运营和维护阶段)。中国每年新建20亿平方米建筑规模,按照平均1000元每平方米计算,建造投入2万亿元,减少浪费一项可直接节省7000亿元,不包括环境治理的间接成本。”
万科在上海已实施工业化项目共计100多万平方米,占上海市住宅产业化规模的80%。万科上海区总经理孙嘉说,建筑工业化首先带来了质量大幅提高,譬如外墙饰面材料抗拔强度是传统工艺的9倍,建筑零渗漏,面砖不脱落等,节能节材效益更为明显:根据实测,万科工业化建筑,实现节电30.75%,节水36.44%,节约模板木材53.5%,减少废弃物36.92%,现场施工灰尘污染、噪音干扰等大幅降低。
在建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量使用了建筑工业化技术,如内装修工业化率高达85%,由于工业制造精度极高,误差从厘米级降到毫米级,工人在现场就像“搭积木”一样进行高效率安装。“上海中心大厦总重量相当于70个埃菲尔铁塔,投资上百亿,如果采用传统粗放式建造方式,浪费至少5亿以上,而且工期可能成倍增加,目前采用了最先进建筑工业化技术,材料损耗从普遍的3%至5%,降低到万分之一,相当于浪费降低了300倍以上,一栋大楼就节约出好几个埃菲尔铁塔。”“上海中心”总经理顾建平说。
“两次节能”一手抓提升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率
建筑全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设计、建造、使用、拆除、废旧建材处置等五个阶段,但是能耗集中于建造和使用阶段。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裁张桦说,建筑耗能应该全生命周期考量,其中80%发生在使用运营阶段,10%在建造阶段,另10%在拆除阶段。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原清海指出,当前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浪费最为突出,里面情况复杂,既有设计阶段节能措施不足、标准过低造成的全生命周期浪费问题,也有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如夏季空调温度问题。虽然全社会推进节能多时,但很多商场、酒店属于商业经营场所,往往温度很低,实际上也没有太多处罚办法;此外节能建筑设计建造也往往是业主的主动作为,政策鼓励和全生命周期中的节能补贴非常有限,而建设成本明显升高,所以社会动力不足,造成节能率依然偏低。
专家认为,改观我国建筑领域浪费严重的现状,推进建筑节能和推动建筑工业化两大举措要同步进行,缺一不可。从我国目前建筑实践来看,要解决资源能源浪费问题,要“两次节能”一起抓。一是解决建造过程中的节能,即“一次节能”,主要依靠推进建筑工业化;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节能,为“二次节能”,主要依靠严格执行节能建筑标准,加快老旧建筑保温改造等。
对于建筑“一次节能”即建筑工业化推进,专家提出三大建议:
首先,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吸引市场主体参与。上海建委主任汤志平说,建筑工业化推进的重要阻力是行业利益格局固化,现在建筑业利润基本都留在施工企业,哪怕现场施工效率再低,也不愿放弃蝇头小利,如果推进工业化,意味着相当利润转移到建筑构件生产加工企业,必然遭遇传统建筑业的阻力。关键在于如何打破这种利益格局,并且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充分市场竞争后大幅降低建筑成本,才能让建筑工业化健康发展。“上海这三年加快推进,并制定了约束性要求,每年新建住宅面积装配式比例增加5%,到2015年达到30%以上,这样将有效吸引更多市场主体的参与。”
其次,运用市场化激励手段,让节能者收益。目前实施建筑工业化比传统建筑成本明显要高,不少地方开始用市场化激励措施引导提高工业化比例和住宅全装修比例,从而达到节能目的。譬如,上海就对装配式住宅建设项目可以增加容积率3%,宁夏、沈阳、济南等国内多个城市都开始启动类似政策,这一政策对于开发商的激励作用很明显。
第三,与土地出让挂钩,刚性推进建筑工业化。上海市规土局局长庄少勤就建议,建筑工业化推进,可以与部分土地出让相挂钩,即土地招拍挂之前,已将建筑工业化要求写入出让要求,通过法律手段、合同监管来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刚性执行,用土地供应与建筑节能相挂钩,是遏制浪费最有效手段。
此外,在建筑“二次节能”领域,专家也提出建议:
第一,进一步提高节能要求。有专家认为,我国目前普遍要求建筑节能率为65%,但按照现有的技术能力,节能70%以上是可以做到的。据测算,节能70%以上的建筑,50年使用寿命中节能的费用,相当于建筑投资甚至更多。“但我国目前标准依然过低,加上执行不严格,建筑节能率缩水问题很突出,必须通过提高标准来控制。”
第二,加强建筑使用过程中能耗监控。张桦建议,应加强公共建筑能耗监管,推进楼宇分项计量系统的安装。“目前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采用新技术来管控末端行为,事实上国内大多楼宇节能空间都有30%以上,用精细化监控管理手段节能,可以事半功倍。”
原标题:专家献策:建筑工业化应成建筑节能突破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