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在逐步催生污染土壤修复巨大的潜在市场。由于我国的土壤修复产业起步相对较晚、产业链并不完善,现有的市场规模也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亟待形成更加成熟完善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来满足未来更大的市场发展需求。
棕地开发:前景看好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火爆,大量从城区搬走的企业腾出来的土地就有了较高的升值空间。因此,以城市发展为目的的建设用地的修复,应该是短期内我国土壤修复市场最有发展潜力、也是最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的发展方向,因为其修复资金的筹集可利用市场和社会资源,而不是完全由政府承担。
中国环境修复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胜达表示,农田污染没有可行的资金机制和明晰的买单者,只能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但城市地价上涨得非常快,溢价程度比较高,开发一块土地后,基本可以抵消修复成本,还能有利可图,所以城市污染场地修复市场一下子就打开了。
农田修复:蓄势待发
目前,我国受污染耕地约1.5亿亩,但在土壤修复市场中所统计到的耕地项目仅占约2%,数量和平均投资额均远远低于工业污染场地和矿区项目。但农田耕地污染牵涉到食品安全问题,与民生息息相关,因此在未来将受到更多的重视。
中科院地理所土壤修复中心副主任雷梅认为,我国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远远大于工业污染场地。工业污染场地基本上都能找到业主,但污染农田究竟由谁来承担修复责任还是一个问题,需要探索一种与地方经济、地方习惯相结合的可以推广的修复模式。而陈同斌主任则认为,从土壤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来看,未来土壤修复的范围将更多的拓展至农田耕地修复,农田污染修复会成未来修复试点项目的重点,资金落实和市场启动也更加容易。
中期目标:遏制污染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法规和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土壤污染修复市场基本开放,农业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工业污染场地开发规范有序,大部分地区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部分地区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全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稳中向好。
围绕以上目标,必须多管齐下,多元并举。一要依法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坚决切断各类土壤污染源;二要实施农用地分级管理,实施建设用地分类管控,实施污染土壤修复工程;三要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四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土壤处处长张山岭解释说,目前我国对土壤环境管理的基本思路是,采取“分级、分类、分区”方式管理,对于受到轻微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土壤要采取分类管理,在整个管理思路上实行“防、控、治”三位一体的策略。“防”就是要加强措施,将来随着地方政府法律法规的出台,现在比较好的农田周边不允许再想上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控”并不是污染的土壤都不能用了,关键是要合理地使用;“治”是在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对需要治理的土壤要采取针对性措施。
延伸阅读:
土壤修复十讲之九:土壤修复瓶颈与解决对策
市场规模:值得期待
目前国内土壤修复产业产值不足环保产业产值的2%,这一数值远低于发达国家30%左右的水平。
由于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林牧用地和工矿业场地等污染严重,还有更多的传统产业正在或即将面临降产能、转产、搬迁或关停,加上政府、公众和企业等对土壤污染、食物安全、生活环境等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给土壤污染修复工作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想象空间,预计可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
2014年12月31日,BCCresearch发布了全球环境修复技术市场报告,预测中国环境修复市场规模将在2019年达到87亿美元(约合550亿人民币),相信这是一个十分保守的预测。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综合处处长贾文涛表示,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主要措施就是搞土地整治,也就是修路、修渠、打井等几大工程。预估每亩农田整治成本1500元左右,到2020年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投资大概需要上万亿元资金,而这仅是农田整治的其中一项。
“与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相比,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几乎没有起步,总体差距较大。但一旦市场打开,规模将远远大于大气和水污染的治理,整个市场的规模可达上万亿,甚至几十万亿。”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曾这样说。
未来发展:有序推进
对于如何培育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其国提出了六点建议:一要将风险预防理念贯穿于污染土壤管控全过程,二要确立健全有效的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三要加强土壤环境监管,四要注重污染土壤修复环境管理与工程示范,五要建立土壤污染整治基金和土壤污染整治市场体系,六要搭建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技交流平台。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广贺认为,当前我国土壤污染修复工作的技术软肋突出,往往局限于就事论事解决、缺乏创新思路,“必须培养土地污染修复工程高层次的设计和策划队伍,培育创新性和引领性的工程思维,能够在绿色修复、低成本修复方面提出新理念。”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2015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2015年要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继续推动《土十条》制定实施”。周部长进一步提出:“要充分体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用分级分类的创新思维管理土壤环境,以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为出发点,紧紧抓住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个重点,提出保护、禁止、限制和控制的措施要求,抓紧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加强支撑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落实各方责任。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大污染场地环境风险防控和管理工作力度,深入抓好污染场地试点示范,持续推进污染场地治理修复项目。”
延伸阅读:
土壤修复十讲之九:土壤修复瓶颈与解决对策
原标题:土壤修复十讲之十:土壤修复产业与发展前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