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焦炉气采用湿式氧化法脱硫状况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加强以及走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各企业围绕提高能源效率和构建清洁的能源结构开展制度、技术、管理创新。近年来,炼焦行业在国内得到迅猛的发展,因此,副产的焦炉气在化工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被重视,这也推动了以焦炉气为原料的后继产品的多元化的发展进程,如以焦炉气作为原料来制造合成氨、甲醇和有机化工产品。因此对焦炉气中硫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甲醇生产要求小于0.1mg/m3以下。此外,由于环保指标的强制执行,以焦炉气为城市煤气、发电、燃料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脱硫便顺理成章的成为气体净化最重要环节。
湿式氧化法脱硫较为节能环保,很适合焦炉气脱硫。目前为满足更高的净化度工艺要求,或对碱源的选择,采用的有前置流程或后置流程(即脱粗苯前后);有的在风机前(半负压脱硫),有的在风机后(解决温度问题);有高塔再生也有喷射槽式再生。由于吸收剂不同,分氨法和碱法两种。氨法以自产氨为碱源,工艺流程简单有序,NH4OH碱性稍强,反应速度更快,析硫再生一步到位。若进口硫含量高,氨硫比较难平衡,且对温度要求极严。因氨易挥发,碱度不易控制,难以达标。这对纯碱法却是一大优势,可自由操控。其实当氨浓度不够时,采用双吸收剂也是可行的。只是各自生成相应的副盐,两盐含量偏高。亦有两种方式供选择:一是混用,一是两级脱硫可将氨水专供一级,第二级则用碱法,可优势互补,以解难题。尤为重要的是对脱硫催化剂的选择。
2JDS催化剂性能特点及使用方法
由于焦炉气中含有苯、萘、酚、焦油以及HCN等有害物质,在脱硫前无法完全被清除掉,因此对脱硫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对催化剂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致使很多催化剂难以适应这种工艺条件,或造成脱硫效率低、副盐高、溶液外排量非常大,造成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我公司针对以上各种状况,组织工程技术专家和教授专题攻关,从选料配方筛选入手,添加微量元素和活性组份,以及制备工艺技术创新,在原888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研制成新一代产品:JDS焦炉气专用脱硫催化剂。从各厂使用后反馈的信息看,效果非常好。如宁夏宝丰焦化厂,年产焦炭200万吨规模,两级脱硫,一级用氨,二级用纯碱。煤气中H2S含量20g/m3左右(最高达60g/m3),脱硫后H2S含量稳定在120mg/m3左右(最低小于10mg/m3)。山西临汾万鑫达焦化厂,使用JDS脱硫催化剂后,脱硫溶液中副盐增长缓慢,18个月未排液(见2010年《脱硫技术》汇编“优化焦炉煤气脱硫操作的几点小结”一文)。还有山西禹王焦化,在工艺设备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JDS催化剂前出口H2S在500--700 mg/m3,使用JDS后,出口H2S降至100 mg/m3以下(最低34 mg/m3),使用前,每天投加8—9kg(河南某厂产同类产品),使用JDS后,每天补充量为6kg。许多厂使用JDS后,脱硫溶液中悬浮硫可控制在0.5g/L以下,硫泡沫丰富,硫黄产量有所提高……
2.1 性能特点
(1)JDS脱硫催化剂属一元催化法脱硫脱氰催化剂。其化学组份是以三核酞菁钴磺酸盐金属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为主体。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而具有极强的吸氧载氧能力,催化活性强。在浓度30ppm,20℃条件下,催化剂溶液15min吸氧量为1.6Ml/mL。在正常生产操作条件下,硫容可达0.25—0.4g/L,应用浓度20—30mg/L即可。
(2)物化性能稳定,在酸或碱性介质中不分解。水溶性好(不溶物<3%),热稳定性好,在<200℃不分解。故在熔硫釜操作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
(3)抗干扰能力强,不会因氰化物引起催化剂中毒现象。只要不被俘获和流失,高频运作寿命长久,高效无毒,不腐蚀性,不产生废液,排液量小,利于环保。
(4)析硫再生浮选出硫结晶颗粒大,溶液粘度低,悬浮硫减少,易分离回收。有利于提升贫液质量,推动脱硫反应快速进行,副反应低,不堵塔。
(5)适应范围广:用氨水或Na2CO3作吸收剂都能获得较高转化率,既可以高效的脱除无机硫H2S,还可以脱除部分有机硫。气体净化度高,粗脱装置可将出口降至50mg/m3以下,有机硫脱除率30—50%
(6)用量少,费用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活化时间短,兼容性好,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用。
2.2化学反应方程式
(1)以氨为碱源加JDS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吸收:
NH3+H2O=NH4OH
NH4OH+H2S=NH4HS+H2O
NH4OH+CO2=NH4HCO3
NH4HS+ NH4HCO3+S(X-1)=(NH4)2SX+CO2+H2O
再生:
(NH4)2SX+1/2O2+ H2O=2NH4OH+SX
NH4HS+1/2O2= NH4OH+S
脱有机硫:
COS+2NH4OH+H2O=NH4HS+NH4HCO3
RSH+NH4OH=NH4RS+H2O
副反应:
2NH4HS+2O2=(NH4)2S2O3+ H2O
(NH4)2S2O3+1/2O2=(NH4)2SO4+S
NH4OH+HCN= NH4CN+ H2O
NH4CN+NH4HS+1/2O2=NH4CNS+ NH4OH
(2)以碳酸钠为碱源加JDS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脱H2S:
H2S+Na2CO3=NaHS+NaHCO3
NaHS+(X-1)S+NaHCO3=Na2Sx+CO2+H2O
析硫再生:
2NaHS+O2 =2NaOH+2S
JDS
Na2Sx+H2O+1/2O2 = 2NaOH+Sx-1
NaHCO3+NaOH=Na2CO3+H2O
脱有机硫:
COS+2Na2CO3+H2O=Na2CO2S+2NaHCO3
RSH+Na2CO3=RSNa+NaHCO3
催化氧化:
JDS
2Na2CO2S+O2 = 2NaCO3+2S
JDS
4RSNa+O2+2H2O = RSSR+4NaOH
副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Na2CO3+H2O=NaOH+NaHCO3
2NaHS+2O2=Na2S2O3+H2O
2Na2S2O3+O2=2Na2SO4+2S
2HCN+Na2CO3 =2NaCN+CO2+H2O
HCN+Na2CO3=NaCN+NaHCO3
NaCN+Na2Sx=NaCNS+Na2Sx-1
NaCN +Na2S2O3=NaCNS+Na2SO3
2.3使用JDS催化剂工艺指标
(1)空塔线速度:0.5~0.9m/s
(2)液气比: 20~30L/m3
(3)喷淋密度:40~50m3/m2h
(4)操作温度:氨法:吸收25~300C,
再生30~350C
碱法:吸收30~350C,再生35~420C
(脱硫液温度高于焦炉煤气温度:冬季3~5,夏季2~3)
(5)溶液成分
脱硫液中的氨含量8-15 g/L(氨法)
总碱度(以Na2CO3 计): 20~35 g/L(碱法),
PH值: 8.2~9.2
悬浮硫 ≤1.3g/L
两盐(NH4)2S2O3加NH4CNS ≤350g/L
JDS: 20~30mmp
(6)塔压差:<2KPa
(7)煤气中焦油雾≤30mg/L;萘≤200mg/L;
2.4 使用方法
2.4.1使用量的确定
(1)原始提浓量:首先计算出全系统溶液总量,按25—30mg/L配制,计算所需JDS的投加量,使脱硫溶液中JDS浓度控制在20—30ppm
(2)每天补充量:根据生产负荷和气体中的H2S含量及出口净化度要求,先计算出最高日析硫量,按每吸收1kgH2S补充1.2~1.8g计算日补充量,分三班均量补充。可先按此参考值补充,依据出口H2S含量酌情增减,摸索出该装置适宜量,即每天补充量,或按分析数据调控。
2.4.2使用方法程序
(1)准备一个容积约0.2~0.3m3的JDS活化槽,配齐进液管、放液管、空气管及阀门。
(2)加软水至活化槽2/3处,开空气,以不外溅为宜。
(3)将所需的JDS倒入槽内搅拌溶解,开空气吹搅活化3~4小时。(最好做两个槽,一开一备,分班均量活化)
(4)活化完毕后,即可细流量缓慢补入循环槽中,最好是细水长流连续滴加。
2.4.3注意事项
(1)注意进出口H2S和生产负荷变化,溶液中碱度、JDS浓度、操作温度以及再生塔硫泡沫浮选分离情况,加强熔硫回收。
(2)确保配制JDS活化时间,按时定量,均匀补充,保持JDS在溶液中的浓度指标,防止间隔时间过长影响脱硫效率(每班滴加时间≥6小时,若接班未放完应迅速加入循环槽中,再加水制作备用)。
(3)脱硫溶液组份、PH值、氨含量、JDS浓度,最好每班分析一次;悬浮硫每天应分析一次;副盐每周分析二至三次。因JDS在溶液中浓度极低,可用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原子光谱仪测定。
(4)活化槽底部未全溶的JDS不要乱倒,可以倒入循环槽中继续溶解使用。
(5)JDS可以单独使用也可混用。若有特殊要求(如脱高硫、清塔降阻、脱有机硫等),需在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
(6)以自产氨为碱源,塔前需设预冷塔,并有补氨手段。前流程要注意煤气中焦油和萘含量的控制,后流程则要注意洗油带入脱硫系统。
(7)JDS脱硫催化剂每包净重0.5kg,若一次用不完,要包装好注意防潮避光保管。
3 日常操作管理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氨法为例)
正常生产操作,务必要明确脱硫的意义和生产目标。首先要详细了解熟悉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构造,反应原理,干扰因素和工作重点,难点等,以达到出系统气体净化度要求及安全,经济运行指标。因此必须按工艺指标规定精心操作,严格控制最佳的工况条件,归纳总结操作控制要点如下:(以供参考)
3.1控制好溶液碱度和PH值
焦炉煤气中NH3决定碱度,而碱度影响PH值,其控制高低是以生产负荷和入口气体中H2S含量及净化度要求而定。溶液吸收H2S为酸碱中和反应,因此,溶液的总碱度和氨浓度是影响吸收过程的主要因素,气体净化度,溶液的硫容量,气相总传质系数,随氨浓度的增加而增大。PH值是脱硫液的基本组份,随碱度的增高而上升,随溶液中其它阴阳离子的改变而改变。当溶液中总氨离子浓度一定时CO2浓度升高,PH值下降,故PH最好控制在8.2~9.0之间。PH值高利于吸收而不利于析硫。
脱硫溶液中碱度一般以氨为碱源应控制在8~12g/l; PH值8.2~9.0。若两级脱硫则第二级要比第一级控制高些为宜。(一级提高反应速度,二级提高净化度),要特别注意氨平衡和有效利用。系统总氨含量与配合煤质有关,一般干基含N2%,其中15.2%与H2合成为NH3,10%左右与H2和C结合生成HCN。因此,配合煤中的含N量及高温的作用是决定炼焦过程NH3、HCN产率的关键因素,焦炉煤气中含NH35-7%,含HCN1-1.2%,氨法脱硫要求氨硫比应保持在1.5-1.8。
3.2 控制溶液中的催化剂含量
在脱硫中将H2S氧化成元素硫,是借助于脱硫液中的载氧体催化剂来实现的。催化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湿式氧化法的脱硫效率、元素硫生成率、碱耗、再生空气量、副反应产物生成率、再生效果等一系列重要指标。JDS催化剂在溶液中的浓度一般控制在15~25mg/l即可。若进口煤气中H2S,HCN焦油、杂质等含量高,溶液活性差则应调整至20~30mg/l方可。催化活性强,性能优良,有利于碱度恢复及抑制副反应产率。配制JDS催化剂要确保空气吹搅活化3小时以上并按时定量均匀补充(最好连续滴加至贫液中)目的是维持其在溶液中的浓度要求,要有预见性调控。若溶液粘度太低,或硫泡沫太稀,可适当添加少量栲胶或对苯二酚。添加量约为JDS补充实物量的2—3倍。高寒地区建议将活化槽放置室内,用一台比例泵向液位调节器处喷射。
3.3 选择合适的溶液循环量
对于填料塔而言,选择液气比应大于保证填料所需的最小湿润流量的液气比,确保脱硫效率。保持足够的循环量和喷淋密度能提高吸收频率及氨的利用率,而且能将反应生成的元素硫迅速转移,即解析的硫随溶液带出的硫要成正比,预防堵塔。因此溶液循环量的确定,不单是以溶液工作硫容计算出来的,还应兼顾液气比(20~30L/m3,确保脱硫效率),喷淋密度(40~50m3/m2h , 预防堵塔)和溶液在再生塔内的停留时间(30~45分钟,保证再生效率)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溶液循环量依据生产负荷和煤气中H2S含量高低而定,适当提高循环量对生产是有利的。
3.4 再生塔操作是重点
再生的目的就是将元素硫浮选分离转移出去,同时使催化剂吸氧再生恢复活性,并进一步析硫和使CO2等废气解释后放出系统,以提高PH值、碱度、减少悬浮硫含量,增加溶液活性,提高贫液质量。而且也是清除系统内有害物质,维护设备自身清洁,发挥设备能力的最重要环节,是湿式氧化法操作管理的核心工作。
注意再生空气和硫泡沫的分离回收。再生空气量(理论量为1.57m3/H2S˙kg,实际是理论量8~15倍;鼓风强度为100~130m3/m2h)是再生浮选的必备条件,非常重要,最好能单独供气。尤其是鼓风强度,若太低溶液不湍动,则浮选不出硫来,液面翻腾跳跃强度太大又容易将聚合的硫泡沫打碎,造成返混影响贫液质量。
3.5操作温度控制
吸收是放热反应,降温对吸收H2S有利,对吸收平衡有利,在再生中溶液温度稍高对再生有利,再生反应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但过高则对硫结晶增大,凝集力、亲和力不利,影响溶液粘度,表面张力对浮选不利,还会使副反应急剧上升。再者溶液温度过高,也会使溶液溶解O2能力下降,不利催化剂吸氧再生。而且,以自产氨为碱源的工艺,只有控制好温度才能控制好碱度。
纯碱法可控制在30~42℃不大于45℃;使用氨法只能控制在25~35℃,若以自产氨作碱源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碱度提高及氨的有效利用率(温度直接影响碱度)。温度的合理控制既利于吸收再生的化学反应,又可以降低副反应产生。此外液温应比气温度低2~5℃为宜,防止因煤气被冷却而出现而出现蒸汽冷凝造成涨液漫槽。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先考虑NH3浓度,灵活掌握。
3.6关注副盐增长速率及系统压差变化
硫代硫酸盐、硫氰酸盐、硫酸盐,不但影响H2S的平衡分压,而且由于它们在溶液中积累降低了有效组份浓度,且易从溶液中析出,破坏正常工艺条件,其生成率高低与富液中HS-含量、析硫再生、总碱度相关连。另外再生温度过高会使其反应更为剧烈。一般再生温度在35℃以上付反应加剧,40℃以后便急剧上升。
控制好排液量(排放沉淀物和饱和液),脱硫溶液中两副盐之和<380g/L;悬浮硫<1.3g/L,此关系到脱硫吸收液质量,影响吸收效果和防止系统阻力增高及堵塔问题(需分析工配合)。要求生产过程中时刻要关注压力变化,压差<1.5Kpa,避免堵塔。
3.7 煤气预净化及残液处理
煤焦油呈雾滴状悬浮在洗涤液中与溶液中的硫连在一起,使硫的浮选发生困难且有消泡作用。同时焦油使填料形成疏水性膜严重影响吸收效果,当焦油在系统中累积到一定浓度时,可将吸收剂和催化剂包裹起来,无法参与化学反应,即溶液中毒。机械杂质增多易造成堵塞。因此气体预净化非常重要,有些厂家堵塔、工况不稳、泡沫不好等,可能就主要受其影响。再者脱硫不单是脱除硫化物,还应对气体进行洗涤净化。故脱硫前必须设除尘、除焦、除油污设备,还应设预冷塔降低煤气温度以利氨回收利用,减少对脱硫系统的干扰。直冷式预冷塔效果好,但氨损大;间冷式则要求摸索控制适宜温度,防止萘堵塞。
前置流程要特别注意电捕工作效率,预防煤气中焦油雾,煤粉尘,杂质等带入系统及入塔气温度应小于30℃;焦油雾含量≤30mg/m3;萘≤0.2g/m3;若超标会造成系统阻力的增高及影响硫泡沫浮选。
空气压力一定要高于再生塔有效液位高程(液封),否则憋压,卸载,液位迅速下降,容易造成空气窜入脱硫塔事故。因此,在调节空气阀门时,最好微调,不要以空气量或循环量去调节硫泡沫溢流量。
泡沫硫的收集、过滤、处理和泡沫液的回收利用,其直接影响生产消耗和副产品硫黄产量(硫黄回收率应>80%)以及维护工艺设备自身净化清洁,发挥设备生产力和系统阻力的控制。加强氧化再生浮选分离回收,硫泡沫优劣是再生好坏的标志,要学会观察硫泡沫质量和颜色(好的硫泡沫大小适中,均匀,有质感),再生后溶液清亮。发现再生液或硫泡沫发黑或乳化要迅速处理。此外,温度、碱度、催化剂含量过高或过低、大量补液都会影响硫泡沫的形成。需冷静分析,找出原因,对症而治。
硫泡沫分离转移也很重要,若分离太彻底(溢流太大),则硫泡沫层不易形成,聚集的硫少,应适当保留部分硫泡沫,有依托聚合力强,沾的硫会更多更实。若硫泡沫层控制太厚(长期不溢流或溢流太小),也容易造成返混,悬浮硫增多。故液位高度应控制在低于溢流面10~500px为宜,能让硫泡沫自动连续溢流最好,若不能也可以采取间歇式溢流(每班两次),关键是液位调节器操作要做到心中有数。最好有显示能实现液位自动调节。控制好再生空气和温度及溢流量,使再生完全,浮选回收彻底,提高吸收溶液质量。
回收熔炼硫黄会产生大量的釜液(亦称残液),不回收会增加消耗,不利环保,若直接回收返回系统会严重的干扰再生,影响硫浮选分离,破坏脱硫溶液的良性循环。因此,必须重视对釜液的处理,而且要处理到位。首先,严格操作管理,加强协调配合,减少釜液量,再采用多级沉降、过滤使溶液清亮,温度<400C,悬浮物<1g/L,有活性方能返回系统。必须强化回收熔硫优化再生。
3.8控制好各塔液位
要注意各液位控制在1/2~2/3之间,太高太低会造成漫槽或泵抽空。要保持系统总溶液量相对稳定,有利于降耗和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补充氨水中氨含量应高于15~18g/l,否则氨和水不平衡,不利生产稳定及节能环保。
3.9维护运转设备正常运行
维护运转设备正常良好运行,定时巡检。注意预防中毒、触电、液封抽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根据设备工艺特点,生产负荷状况,认真操作,不断优化工艺条件和操作管理水平。使生产呈良性循环,维护长周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