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首例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在淄博完成,4.8万立方米受污染土壤变为“清洁”土壤,这为当地今后推进搬迁企业遗留厂区场地污染修复治理提供了示范。
土壤一旦遭到污染破坏,危及与之密切相联系的空气和水源,进而危及赖以生存的人类及其它生命体的健康安危,后果可想而知。此次山东首次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完成,迈出了治理土壤污染、还原土壤生态的可喜一步,为各地已经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这既让人们看到了治理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美好前景,又坚定了人们建设生态家园的信心。
然而,也应看到,进行土壤修复所要付出的代价。多少人的劳动和智慧才换来了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这不禁让人想到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句话。试想,当初若不是人们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将土壤污染等抛之脑后的话,现在人们又何必受环境污染侵蚀之苦?又何必劳神费力进行土壤污染防治。曾经付出的健康和整治代价告诉我们,要“土壤修复”更要“土壤保护”。
哲人有言,人类终将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无数环境遭到破坏的现实,证明了这是一条颠簸不破的真理。土地沙化、雾霾侵袭、水源稀缺、气候变化异常,无不证明着这一真理的真实性和必然性。而纵观我国一些地方因追求单纯经济,而忽视生态效益的惨痛教训则屡见不鲜。就在不久前爆出的与土壤污染有关的湖南桃源铝厂污染事件,还正处在公众与媒体的高度关注之中。这让人们意识到加强环境保护,尤其是保护人类赖以立足的土地迫在眉睫,任务艰巨。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事实证明,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是不能适应当前人们既要生活质量,又要发展质量的现实的,人们需要的是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的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因此,各地在发展上理念上,应彻底摒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思维模式,坚持环境保护先行、环境规划先行,形成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色发展”“绿色增长”新格局,达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目标。
可喜的是,我国经济已步入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新共识,包括治理保护土壤在内的生态环境建设迎来难得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和利用。在土壤治理与保护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进一步深化“土壤修复”工作,尽快补上“生态欠账”,积极推广已取得“修复”成果,加大投入,让已污染的土壤尽快脱离污染,不殃及子孙后代;二是各地在发展生产上,应重点把好“生态关口”,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注重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环境保护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应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不让土壤等生态环境要素继续背上沉重的污染包袱;四是应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生态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让人们共享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带来的“多重红利”。
延伸阅读:
山东淄博完成省内首例污染场地修复工程 修复4.8万方
原标题:桑胜高:要“土壤修复”更要“土壤保护”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