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污染问题曾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十大环境污染案件之首。如今,当“美丽化工-中国行”记者走进该公司,看到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景。通过进一步的采访,中国化工报记者了解到,民丰化工现在是铬盐行业为数不多的清洁生产工厂之一。
这种脱胎换骨的转变背后,是该公司技术创新、致力环保的多年付出。
该公司董事长袁代建告诉记者,民丰化工始建于1950年,是国内最早生产铬盐产品的企业之一。目前是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无机盐骨干企业,是首家进入国际铬发展协会的中国成员单位。2008年从重庆市沙坪坝区搬迁到重庆市潼南凉风垭工业园区,目前铬盐总产量10万吨,是仅次于德国朗盛的全球第二大铬盐生产企业。
袁代建指出,虽然铬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但这个行业之前的发展也确实很不规范。铬盐的基础产品是重铬酸钠,我国重铬酸钠生产原来主要采用有钙培烧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铬废渣。铬渣中含有剧毒六价铬及具有致癌特性的铬酸钙,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危险。国内铬盐行业在几十年的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渣,而当时的处理方式就是在厂里倾倒填埋。民丰化工原厂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东临嘉陵江。民丰化工堆积在嘉陵江边的大量铬渣,污染了大片土壤,造成大量有毒废渣废水直排嘉陵江,在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了全国十大环境污染案件之首。
“当时我们的压力很大,如果直接停产也很简单,但是并不是好办法。一是国家需要这个行业,二是所有污染还摆在那个地方。”袁代建告诉记者,2004年,民丰化工抓住三峡库区搬迁契机,将技术升级和环保改造同时进行,开始了一次彻底的转变。
“如果不能在搬迁中实施技术创新和设备换代,搬了也是白搬。”袁代建说。民丰化工展开与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与重庆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建立三个联合实验室,开展铬盐生产各单元工艺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
围绕清洁生产工艺,民丰化工对核心技术进行研发、改造和提升。民丰化工投资8.5亿元,引进俄罗斯无钙焙烧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阿莱德公司巴尔迪摩铬盐厂铬盐生产技术,以及企业50余年的铬盐生产经验,建成一座现代化铬盐工厂,形成民丰化工独有的无钙焙烧技术体系,成为国内首家掌握无钙焙烧工艺的企业。
“与有钙焙烧工艺相比,该工艺的铬渣产生量可减少60%以上,降低了铬渣中六价铬的含量,还避免了铬酸钙的产生,使得铬渣的处理难度大幅下降。”袁代建表示。
民丰化工新厂于2006年5月在潼南奠基,2008年10月底完成了项目搬迁建设。新厂建设在装置选型、工艺设计、物流路线、管网铺设等方面均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与末端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措施,正在运行的全国铬盐行业最大的旋窑装置,采用了无钙焙烧工艺,实现清洁、环保、安全、高效生产。通过技术升级,单位产品能耗大幅下降,实现了含铬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铬渣无害化处理和其他污染物达标排放的环境治理目标。
该公司副总经理朱开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曾经污染过环境的企业,民丰化工深知环保的重要性,在潼南新厂区建设中仅环保设施就投入了1.3亿元,是同行业中首家通过国家环境保护部验收的企业项目。2010年,民丰化工顺利通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达标评审。2012年底,又通过国家清洁生产工艺审核。
朱开生还表示,民丰化工始终没有停止技术创新的脚步。今年投入7000多万元,进行了一项节能减排改造,可降低30%左右的单位能耗。民丰化工目前在国内是唯一掌握该节能技术的铬盐企业。
同时,民丰化工一直在治理历史遗留铬渣。2003年,该公司投资2.6亿元,开始致力于沙坪坝老厂污染治理工程,截至2010年底,完成了80多万吨铬渣及含铬废渣治理,含铬废水处理近200万吨。从2008年开始,老厂完全关停,但原址上有一个污水处理厂仍然在运行,到现在每年还要投入近500万元的费用,处理废渣的渗透收集水。
“民丰化工还将继续加快科技创新、产品升级,致力于发展清洁环保节能的铬盐生产,努力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经济效益型、本质安全型的铬盐企业。”朱开生表示。
原标题:从“污染大户”到清洁标兵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