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厦门日报报道,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避免“垃圾围城”的重要途径。实施垃圾分类更是“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基本要求。今年4月以来,我市在思明、湖里、海沧三个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记者昨日从福建省厦门市市容环卫处了解到,半年多来,三个区的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试点小区内均设置了分类垃圾容器,社区还配备了垃圾分类收集车,与试点小区相对应的清洁楼也进行了改造,分类转运垃圾;我市垃圾分类系统中最重要的末端垃圾处理设施——首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也已投入试运行。垃圾收、运、处理全程分类的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瑞景、洪文、莲翔三个社区的12个居民小区,是今年思明区垃圾分类试点片区,涉及6000余户、2万多位居民。记者从思明区环卫处了解到,日常负责中转这个片区垃圾的瑞景清洁楼,正在实施设备的升级改造,同时还要配套厨余垃圾收集车辆,从而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虽然改造还没有最后完成,但清洁楼分类转运垃圾的功能已经提前实现。
试点的12个居民小区都配套了垃圾收运电瓶车,用于在小区内收集居民家中分类后的湿垃圾。这种电瓶车小巧灵活,非常适合在小区内穿梭。电瓶车的车斗内设有两个密闭式的塑料桶,专门用来贮存厨余垃圾。这些电瓶车每天定时将居民分类投放的湿垃圾送到瑞景清洁楼,在清洁楼待命的自装卸式垃圾车便将所有湿垃圾“统一打包”,运至位于后坑的垃圾分类处理厂进行厌氧发酵,生成沼气发电。思明区环卫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片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达20吨左右,其中湿垃圾(厨余垃圾)约占30%。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目前每天收集的湿垃圾量达到1吨左右。
试点小区不仅硬件配套完善,在软件方面也形成了良好的机制。在思明区的试点小区,居民只要在小区指定的垃圾投放点投放湿垃圾,就能获得易通卡积分奖励,积分可以兑换成奖金,每月最高达14元。
【湖里区】
康乐清洁楼完成垃圾干湿分离改造
和瑞景片区一样,湖里的康乐片区也是“老牌”垃圾分类试点片区。康乐新村小区早在2000年就被列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许多居民都保持着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今年,康乐片区又被列为垃圾分类试点片区,康辉、康乐、康泰3个社区的28个居民小区的9000余住户,参与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
服务这三个社区的康乐清洁楼已经完成了垃圾干湿分离的改造。两个全新的勾臂压缩箱,分别用来压缩干垃圾和湿垃圾。这种先进的垃圾箱配备有压缩机,只需要轻轻摁一下按钮,压缩机就会将满满一箱的垃圾压成原来的四分之一,垃圾水通过管道进入排污系统,确保了垃圾在运输途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试点小区内还建立起一套垃圾分类积分兑奖机制。每家每户都领取到了一张“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兑奖卡”,只要按要求做好垃圾分类,每户居民每天可以得到垃圾分类积分1分,计入卡中。积分达到一定点数就可以到社区垃圾分类办公室兑换各种生活日用品。
【海沧区】
从源头上对居民家中垃圾进行分类
海沧区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展得最早。今年1月起,兴旺社区就全面从源头上对居民家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在运输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干湿分离”。社区采取“湿垃圾直运、干垃圾转运”的模式,实现干湿分离。也就是说,利用厨余垃圾运输车直运“湿垃圾”,通过清洁楼转运“干垃圾”,从而实现干湿垃圾分别收运。社区配备了一辆载重量为6吨的厨余垃圾运输车,配备全密闭的垃圾贮藏箱,可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撒不漏
小区内设置了5个小型的垃圾中转点,每个中转点放置了一排半人多高的大垃圾桶。这些桶都是铁皮制成的,每个桶上都标注了“干垃圾”或“湿垃圾”。“湿垃圾”桶中,除了居民家中的垃圾外,小区清扫出来的落叶等垃圾也被装了进去,而“干垃圾”桶里,则装了破衣服、玻璃瓶、碎砖块等物。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厨余垃圾运输车每天到中转点收集所有“湿垃圾”,装车完毕后就直接把车开到后坑垃圾分类处理厂卸载。而“干垃圾”则由普通的垃圾运输车辆送往清洁楼中转。
值得一提的是,海沧区还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就垃圾分类相关课题进行研究讨论,着手制定生活垃圾资源化路线图,并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理念修订海沧区环境卫生工作管理办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城乡环境卫生设施行动规划,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原标题:2016年垃圾分类或岛内全覆盖 厦首座处理厂已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