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是城市环境的灵魂,没有一个好的水环境,城市环境也不会好。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在多个场合强调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合肥市始终坚持污染排放做“减法”、环境改善做“加法”。随着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全面推进,“河长制”长效机制逐步健全,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合肥模式”被广泛传开借鉴。一个城湖共生、人水和谐的生态宜居、美丽幸福城市正向我们走来。一票否决创新“河长制”支流也管到合肥市下大力气治理巢湖,如果水环境保护不达

首页> 水处理> 市政污水> 报道> 正文

安徽水环境治理 “合肥模式”获美名

2014-11-13 11:35 来源: 江淮晨报 作者: 余佼佼

水环境是城市环境的灵魂,没有一个好的水环境,城市环境也不会好。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在多个场合强调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合肥市始终坚持污染排放做“减法”、环境改善做“加法”。随着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全面推进,“河长制”长效机制逐步健全,水环境治理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合肥模式”被广泛传开借鉴。一个城湖共生、人水和谐的生态宜居、美丽幸福城市正向我们走来。

一票否决

创新“河长制”支流也管到

合肥市下大力气治理巢湖,如果水环境保护不达标,将“一票否决”;如果出现重大污染事件,必须有人对此负责,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合肥市环保局副局长张邦国表示,2014年,合肥市新增加24条支流、汊河纳入河长制管理范围。与此同时,普遍建立三级“河长制”,落实乡镇、村居职责,把小河道、支次沟渠纳入“河长制”管理。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纵向建立三级河长体系,横向把环保、水务、建设、城管等十余个部门纳入其中。

“河长制”源于2013年,合肥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河长制”明确规定了各县(市)区、开发区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18条主要河流(饮用水源地)的“河长”,其主要职责是加强河道综合治理、促进断面水质改善和推进规划项目实施等。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河长制”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并获得2013年合肥市政府工作创新奖。

严格要求 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实行“最高标准”

水环境是合肥生态环境的灵魂,湖污则城黯,湖清则城美。治理好、保护好、利用好巢湖,是合肥责无旁贷的重任。

行政区划调整三年来,巢湖治理成效不断显现。合肥市突出“城湖共生”理念,按照综合治理的思路,集中精力深挖源头治理,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取得更大成效。为减轻入河污染负荷,合肥市对新改扩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按照严于一级A的排放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其出水总磷、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浓度值不高于0.3、10、2.5、30毫克/升,达到国内污水处理厂最严标准。

目前朱砖井污水处理厂已按此标准运行,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正在验收。年内合肥市还将完工经开区三期(10万吨/日)、近期开工建设十五里河三期(10万吨/日)、小仓房二期(10万吨/日)、西部组团(10万吨/日)等污水处理厂,环巢湖3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8万吨/日)全面开工建设,将实现设施+管网+湿地“三配套”。

预计到2015年底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0万吨/日,年新增污水管网200公里。在肥西、肥东等6县(市)区9镇61个行政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含集中与分散)53套、雨污水管网60余公里。

一河一策 对重污染河流“下狠手”

“一河一策”,合肥形成了水环境治理“合肥模式”。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市级制定了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重污染河流达标治理方案,县(市)区级组织对本级河道调查并制定“一河一策”,明确综合整治措施、工程推进措施、长效管理及时间安排等。这样一来,每一条河流都有相应的对策和标准。

南淝河综合治理目标要求2020年水质达到Ⅴ类水标准;十五里河、派河的综合治理目标要求2015年水质达到Ⅴ类水标准,2020年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其中,南淝河具体提出了54个水质改善工程项目,十五里河提出了19个水质改善工程项目,派河提出了39个具体水质改善工程项目。

合肥市针对巢湖蓝藻水华开展监测预警,在湖区布置了12个测点,每两日对巢湖水质开展应急监测。沿湖区县(市)均成立了蓝藻打捞队,配置蓝藻打捞机械化装备,适时对西半湖滨湖新区沿岸、东半湖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实施近岸打捞。在塘西河入巢湖口建成藻水分离港工程,日可处理藻水混合物3360吨,年削减氮磷200吨。监测数据显示,巢湖湖区蓝藻水华面积、频次及藻密度明显减少。

旧貌换新颜 各入湖河流水质持续好转

合肥市环保局数据显示,2013年,合肥进入巢湖河流水质明显好转,全市列入“河长制”考核的18条河流共设置31个考核断面(29个河流断面和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断面),9个达到III类水质标准,13个较去年好转,其中南淝河和十五里河水质氨氮等指标浓度均下降30%以上。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显示,2013年巢湖湖体为轻度污染,全湖平均为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主要环湖河流与上年相比,水质明显好转;与2010年相比,湖体水质由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好转为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污染物指标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都在下降。

各辖区河道环境亦得以改善。截至目前,包括18条主要河流(饮用水水源地),全市纳入“河长制”管理的河道共103条,共整治排污口302个,通报“河长制”问题266个,完成整改212个,整改完成率79.7%。河道两侧脏乱差问题得到解决,不少河流环境旧貌换新颜。

原标题:水环境治理“合肥模式”美名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