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午,当在外经商的张青林驾车驶过罗家湾收费站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讶不已——道路宽阔平整、鲜花绿草簇拥、配套设施完善。更让他感到惊奇的是:道路两旁还安装了100多盏节能路灯,整得有点洋盘哦!
其实,在“洋盘”的背后,体现的是四川遂宁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信念。去年年初,国开区斥资2000万元启动了玉龙路道路改造升级工程。在建设路灯时,国开区坚持打造环保低碳的城市照明,选择新建了165盏节能路灯。
在更大层面上,“十二五”期间,市城区将全部淘汰城市功能照明使用的2006盏白炽灯、高压汞灯、能效指标未达到国家标准的高压钠灯、金属卤灯等光源产品和镇流品产品。
近年来,我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和调整升级,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构建起了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为特征的绿色产业体系。
节能新技术——废弃节能灯“变废为宝”,年均增效2000万元以上
“白炽灯耗电量大,相比之下节能灯更节能寿命更长。”家住荣兴街的刘桂芳告诉记者,2012年,她将家里的白炽灯全部更换为节能灯,不仅省电而且照明效果也不错。
3年是一只节能灯的寿命周期。近年来,我市以政府补贴形式推广节能灯进入居民家庭,目前,这批节能灯已进入集中报废期。很多居民将废旧节能灯直接扔到垃圾桶里。由于节能灯含汞等有毒有害元素,废弃后若处置不当,无疑会成为一颗潜在的“环境炸弹”。
如何处理“退役”的节能灯,位于国开区的四川鼎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运用最新的节能新技术,把回收废旧节能灯做得“风生水起”。
“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最新节能技术,成功研制出了荧光粉回收装置。”鼎吉光电副总经理、技术总工郑登龙告诉记者,通过“荧光粉回收装置”将废旧节能灯进行回收处理,形成了一条节能灯生产—销售—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生产线。“这项节能新技术的成功运用,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节省了新资源的开采。
目前,鼎吉光电实行节能灯回收利用的稀土荧光粉、玻璃、汞、塑料灯实现了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预计年可回收废弃节能灯1000万只,经加工处理可回收稀土荧光粉7.2吨,玻璃320吨,年可节约原材料成本2000万元左右。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近年来,我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推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重点发展射洪县晶源电气公司高效变压器等重点装备,大力发展国开区柏狮光电、鼎吉光电、雪莱特光电、博视显示等企业低功耗高光效LED光源、IC驱动智能微汞高效电子节能灯等高效照明节能产品。力争到2015年底,培育10家以上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骨干企业。
节能新产品——“企业自觉”加“政策引领”,成功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引进节能新产品节能增效,沱牌称得上是“先行者”。
作为我国第一家节能环保的酿酒工业生态园区——沱牌酿酒工业生态园绿意盎然,酒香扑鼻。
在绿树成荫的厂区一角,是沱牌投资3000万元,日处理污水1万吨的现代化污水处理厂。“通过新购入的节能环保循环回收装置,沱牌公司的工业用水量减少20%,工业水重复利用200万吨,利用率达40%。”污水处理厂负责人说,“全新的节能环保设施,为沱牌未来发展赢得了预留空间。”
全厂区通过规范铺设回收水管网,酿酒车间冷凝器内的清水直接回收到车间冲洗甑灶、浇灌花草、职工洗澡等。洗瓶车间建起回收水处理站,回收外流清水,通过锰沙过滤等处理,再返回洗瓶池利用。“通过这套节能新设备,仅在建成后的第一年,沱牌就处理废水91万吨,COD削减量3011吨,COD排放量44吨,很好地完成了全年节能减排目标。”
其实,早在2002年,沱牌公司就投入2.2亿元建设了热电联产环保节能设备,不仅改变了传统供热方式,也为沱牌酿酒提供了更优质的清洁蒸汽热源。其中,热电厂年发电7200万千瓦,供热蒸汽32万吨,原煤使用降低20%,设备耗能下降8%,发电除保证沱牌生产外,还上国家电网销售3000万千瓦。
历时数年的绿色发展,随着节能新产品的推广和运用,遂宁成功构建以“循环工业”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产业新体系——
在蓥峰化工,全新的节能新设备建成运营,收集生产系统所有废水并经冷却后实现闭路循环,每小时节水875吨,年节水减排693万吨;
奋起直追的还有盛马化工。公司投资4100万元进行火炬气回收能量系统优化技术改造,年节能折标煤达3.05万吨,减少废气排放2568.8万立方米,年新增销售收入3928万元;
……
引进新产品节能增产增效,既有企业坚持绿色发展的“行动自觉”,更有相关配套政策的“科学引领”。
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商业、公共机构等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设备引进;实施千户工业企业节能行动,全面推动水泥、造纸、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实施锅炉窑炉、电机系统改造、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等节能改造重点工程,使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同时,我市加大财税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财政扶持政策,整合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采取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加大对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等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扩大节能环保领域投资。
原标题:节能低碳技术为绿色发展“调色”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