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北京人均水量不到200吨,远远低于人均500吨的国际极度缺水标准。以2012年为例,北京用水总量约36亿吨,其中7.5亿吨是再生水,用水缺口保守统计在11亿吨左右。
距离北京200公里的河北曹妃甸,正在积极推进大型海水淡化项目,除首钢京唐公司的海水淡化项目外,北控水务集团也正在积极推进阿科凌海水淡化项目。相关人员说,到2019年可完成项目建设,届时,可满足京城未来近三分之一的生产、生活用水,不仅大大地为北京解渴,而且,将成为北京重要的战略储备水源地。
曹妃甸地理位置优越,受洋流影响,该海域属清洁海域,拥有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水质明显优于渤海湾其他海域,预处理更方便,对饮用水水质也有更大保障,具备开展海水淡化的天然优势,这为海水淡化工程落户曹妃甸奠定了基础。
首钢京唐公司技术人员介绍,首钢京唐公司海水淡化项目系该公司依托自身优势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日产5万吨的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目前正在进行二期建设,完成后预计日处理海水能力可达10万吨,三期、四期规划工作正在进行。全部项目完成后将形成海水淡化日处理280万吨的能力。首钢京唐公司党委副书记顾章飞介绍,当日产量最终达到280万吨时,除了厂区生产使用,还可向北京等城市供给淡化海水,年供水可超10亿吨,与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向北京的输水量10.5亿吨相差无几。
此外,北控集团下属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北控曹妃甸日产100万吨海水淡化进京项目也已获得河北省发改委的批准,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投入使用后预计可以满足北京约三分之一的用水需求。北控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给出了曹妃甸海水淡化进京的初步时间表:“获批后,这一工程将在年底动工建设,预计最快2019年投产并开始向北京输水,届时可日均淡化100万吨海水,经淡化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渤海海水将通过管线输送到京城,进入北京的水厂再进行调配。”
作为海水淡化进京的“前奏”和100万吨海水淡化进京的先期示范项目,北控水务集团的北控阿科凌5万吨/日海水淡化项目于2012年3月在曹妃甸竣工投产,并成功实现向曹妃甸市政管网供水。通过前期测试,海水淡化以后,全部符合国家饮用水108项最新标准。
海水淡化也有环境隐忧,主要体现在排出的大量浓盐水、预处理化学物质和副产品等对海洋环境的危害方面。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此前解读《关于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时指出,海水淡化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淡化后的浓盐水排放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影响”。
为避免海水淡化对渤海环境的影响,曹妃甸整合区域资源,建起了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盐化工—固废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将海水“吃干榨净”。首钢京唐公司技术人员介绍,海水淡化项目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回收利用低温热源,包括烧结矿冷却废气余热用于生产蒸汽、各种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电厂冷却水用于海水淡化加热等先进的节能技术措施,使钢铁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得到充分利用。生产出的淡水水质接近于纯净水,可满足炼铁、炼钢等生产使用高品质冷却水的需求。海水淡化产生的浓盐水由唐山三友化工公司和南堡盐场全部接收,用于盐化工生产和晒盐生产。
根据国际海水淡化协会(IDA)的统计,截至2013年,全球的海水淡化厂超过了1.7万家,分布在约150个国家,3亿多人部分或全部依靠淡化水满足日常之需。海水淡化产业每年增长15%,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加快曹妃甸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对曹妃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把曹妃甸打造成为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基地,除满足曹妃甸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外,还可向北京实施远程供水。
原标题:唐山:曹妃甸之水将为北京解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