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描绘出分散式能源互联网的美好前景,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在全球名声大噪,他的理念亦在丹麦、德国等北欧国家广泛实施。时隔一年后,里夫金再度访华,并带来了更惊世骇俗的观点:通过通讯、能源和运输三大互联网的融合,即在物联网技术革命的基础上,形成协同共享的新经济模式,在未来30-50年甚至可取代现有的经济模式,实现经济转型。藉此,社会发展则可趋于边际零成本。
就中国绿色能源的未来等问题,他在2014新浪财经能源论坛“未来能源之路——互联与变革”期间接受记者采访并表示,中国政府已推动了一系列的补偿式电价激励政策,并将带动整个亚洲共同投入绿色能源的能源互联网建设,最终改变化石能源占主导地位的现状,未来将实现能源民主化。
每次来中国都会听到“建设生态文明”概念
问:您如何评价中国在绿色能源互联网构建方面的表现,以及与中国当前力推的生态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
答:我个人和中国高层有过几次对话,从这些接触中可看出中国的高层领导在这个问题上很有决心,态度非常严肃。甚至在十八大中以正式文件的形式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将这个问题提高到很高的高度。我每次来到中国都会反复听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领导层的意愿没问题。
我去年9月来中国访问过程中,国家电网发表了一个计划,要投入820亿美元资金用来建设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和上网,以及智能电网的建设。这意味着中国会以国家的力量和行为让很多老百姓在自己家从事分布式发电,改变能源格局。中国能够向下一个目标迈进,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气污染防治、减少雾霾,真正靠的就是硬件先行。我们已经有信息互联网,现在正在建数字化的能源互联网,加上未来的物流互联网,三网融合才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有了物联网之后我们才能大大降低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
阳光是免费的,运用3D打印技术自己在家生产东西,边际成本也很低,极大降低了过去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转移到自然环境身上的负担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会有共享协同式的经济形式出现。在国外已出现这样的趋势,35岁以下的年轻人普遍喜欢“分享”,不光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低,产品通过分享成本更低,所有年轻人会成为自然环境的守护者、管理者。通过这样的方法,真正解决环境问题,我看不到其他方式能比这种方式更好。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问:您在新书中提到“边际零成本”概念,然而新能源发展在中国最大的障碍恰恰是初始投资较大,企业或个人难以承受。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建议?
答:这个事情一直以来都需要政策来推。针对初装成本较高的问题,需要引入一系列补贴的激励机制,政府来解决第一步的问题。政府做第一推动者,一旦基础设施建成,用电就不要钱,各方面成本都很低,问题就解决了。事实上,中国已经有了一些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政府决定未来五年给1000万贫困户,每家装上分布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或其他能源形式,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配套出资。通过这样的计划让贫困老百姓在自己家生产能源,同时脱贫致富把电返卖到电网上。
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比如欧洲有补偿式电价的做法,通过贷款或自筹资金,生产出多余的电允许返卖到主干网,并获得相对高的电价,以补偿初装费用或贷款成本。
在德国、丹麦等国家开始搞社区化、合作社化,社区中都装绿色能源,同时发电同时调峰,装机面积较大,就形成规模效益,可以集体向银行贷款,银行也认可这种方式,更有保证,可以拿到更低的利息,逐渐形成发电合作社。一种新的民主化的经济形式就诞生了,大家共同生产和共同分享利润,形成良性的盈利模式。过去在农村有农业合作社,现在就是城市的社区经济合作社,这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
第三次工业革命蛋糕是给中小企业吃的
问:绿色能源互联网建设需要一次基础设施投入,中小企业在此过程中有什么机遇?中国政府正在力推简政放权和打破垄断的能源革命,构建能源互联网能帮助中国实现这一目标吗?
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蛋糕主要是给中小企业吃的,后者在这轮能源革命中有非常大的优势。在欧洲已看到类似情况,特别是德国,社区的协作、社区电力合作、消费者联盟整合在一起,每家每户在楼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形成合作社共同卖电。今年以来,大的电力公司发电数量不再增长,而是面临许多小型发电社区的竞争。
过去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小企业是不利的,传统生产是垂直整合型的大规模生产,基础设施投入非常昂贵,集中式供电、巨大的厂房车间、机器设备对资金的要求都非常高。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了变化,是一种扁平型、分散化的生产,如利用绿色太阳能,在家用3D打印生产产品,边际成本很低。这并不意味着小企业要取代大规模生产,然而从现在开始大的生产企业要学会与小生产者共同分享经济蛋糕。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推进,成本不断降低,中小企业生产完全和大企业竞争,取得一席之地。
中国风电和光伏大部分是私企,在世界上规模也是比较大、比较成功的,所以说能源领域也不完全是政府主导。国外的情形,政府提供的主要是政策优惠,如初装补贴,获取促进新能源发展的先机,也就是说哪个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越早,有更好的市场化尝试,带来的溢价利润越高。欧洲模式和经验移植到中国是完全适用的。政府政策加民主化自发组织加银行低息贷款,市场还是占主导地位的。
社会效益远比大公司利润来得重要
问:您刚才提到比较多的是新能源的能源互联网发展,那么石化、煤炭等传统能源未来的命运如何?传统领域的巨头公司怎样转型?
答:大的石油石化公司未来30年很有可能慢慢消亡,他们在过去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并赚得了巨额利润。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这些公司不做出改变,恐怕面临的命运就是不复存在。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虽然是私有经济,也是大公司,为什么他不会消失,主要因为他的业务模式是创造免费的公共品,通过管理公共平台或调配资源获取收益。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不是自己说了算,要接受政府和市场信息披露的监管,其发展和大家自发生产的进行对接。音乐、博客、视频、虚拟知识领域已经出现了这一趋势,大家自发生产,零边际成本传播。随后这一趋势也会出现在能源、3D打印等领域。
生态问题、气候变化已经如此严峻了,再不治理后果非常严重,社会效益应该是远比大公司利润来得重要。科技进步使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得以利用,我相信在以后的能源结构中,非绿色能源比重会大比例下降,到2050年德国要求80%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可能中国也会达到类似的状态。
德国已经在抛弃化石能源了,走在欧洲前列;中国能源、基础设施和物流的物联网融合已开始做了,以后会带上整个亚洲,形成能源民主化的未来。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合作,相信今后会有。我们看到,李克强总理已经和默克尔总理见面了,未来拭目以待。
问:新能源建设目前在发达国家的进度较快,如何评价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变化?
答:确实,过去能源互联网、智能入网主要在欧洲推,当地政府也非常支持。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联合国现在也很积极,非常愿意推进新能源项目。这恰恰是因为联合国的愿景之一是协助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看到了能源互联网在发展中国家的巨大潜力,其中之一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底子薄、起步低,没有基础设施布局的负担。在发达国家则需要旧的基础设施,历史成本高。
我们看到现在非洲撒哈拉的一些村庄已开展了分布式供能项目,就是给村庄装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连上智能手机,资金来源是小额信贷联盟,只有太阳能电池发电,村民每天可以收到一两美元,来支持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只要花2000美元成本的可以给200户人的村庄带来供电,成本非常低,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只要投入较低的成本,发展就会非常快,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力推发展中国家发展分布式能源的主要原因。
原标题:零边际成本发展是可能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