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公众该做事情的时候了
法治周末:作为专业研究者,你如何看待北京的空气质量变化?
谢绍东:北京的空气质量正在逐渐改善,并非逐渐恶化。最糟糕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也有新的问题出现,也并非一时半会儿可以解决。
1997年至1999年(空气质量问题)比较严重。那时,我们感觉没有尽头、没有希望。你怎么宣传PM2.5、呼吁蓝天,没有人响应,也没有人关注,还在不停地排污。那时候,我们的心情是很难受的。
现在,公众在觉醒,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就意味着要开始好起来了。大家越关注,空气质量变好的希望就越大。大家都拿出口罩来管住自己的嘴,也就会管住自己的行为了。
法治周末:可能在这个时间节点推出矮马预报正合适。
谢绍东:对。十年前搞这个事情,没人关注。十年前是政府该做事情的时候,现在,政府已经把大块儿的事情做完了,政府管理走向精细化阶段,这时就需要公众参与得更多。到了公众该做事情的时候了。
法治周末:但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应该做些什么,比如该不该戴口罩。
谢绍东:戴口罩只能拦截下一些大的颗粒,对小颗粒物作用不大。PM2.5是指颗粒物的粒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所有颗粒物的总和,包括纳米级颗粒物,有些对人体更有害的反而是特别小的。口罩的孔隙尺寸,如果真到了能将这些颗粒物拦截下来的程度,人呼吸会很困难;如果空气特别脏,还会(造成)堵塞。
法治周末:所以做矮马预报,也是为了引起普通公众对大气污染的关注。
谢绍东: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关注未来空气质量的变化,据此安排未来的工作与生活的行为,在空气质量不太好的日子少安排一些活动,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就会降下来。
有朋友曾经告诉我,看矮马预报,就可以告诉保姆,哪天空气不好不要让老人出门,哪天空气好可以带孩子出去玩。如果公众意识再强一些,他就会自觉安排如何绿色出行了,这种潜在的公众减排大气污染物的能力是值得关注和挖掘的。
地方为空气质量“报数”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法治周末:矮马团队希望在为公众提供预报产品和科普平台的同时,还能为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提供预报参考数值。
谢绍东:空气污染的流动性,哪里都无法独善其身。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指导性建议,一些地方尚未深入意识到(其重要性)。如果作出这样一张全国性的空气质量预报态势图,群众和领导就能够直观地体会到空气污染区域性的特征,实施搞联防联控也许就容易一些。
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矮马,推动环境保护咨询市场的发展。目前在国内,这个市场很有限,没有形成气候。
法治周末:也就是说,你比较推荐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据我了解,美国的空气质量预报发布是以政府为主导、以私营为辅助的。但从数值预报产品的研发和制作来看,民营力量不容忽视。政府也会采取年费等形式购买民营机构的预报及辅助产品。
谢绍东:如果有这样的咨询团队,他们有能力模拟与预报空气质量,对每个地方都能研究得比较清楚,能回答空气污染的成因与来源,还能提出空气质量改善的建议。那么,各级政府就没有必要每级都建设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可以向专业的咨询团队购买产品服务。
同时,政府也有(进行)各种选择的权利,且只需支付很少量的费用。其实,压力在(提供)咨询(的)团队。如果做得好,团队就会强大,掌握更多的信息,逐渐就会培养一批很强的专业队伍,这个产业、市场也会发展。
法治周末:胡泳涛博士提道,“中国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地方性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只需要两三个全国性的以及多个区域性的数值预报系统”。对此,你如何看待?
谢绍东:目前国内的这种重复建设是存在的。
政府还要培养一拨专业人员,经费花销也很多。如果每一个大、中、小城市都去建设这样的科技团队,这就会重复建设。比如长三角城市群地区,如果每个城市都建立一套自己的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和专业队伍,对那些中小城市实际是没有必要的。
法治周末:你希望矮马一直走下去吗?
谢绍东:矮马是新鲜事物,希望公众喜欢它、爱护它,让它成长。矮马也有缺点,也有不足,希望公众能够包容它。我希望矮马能长期存在下去,直到中国的空气质量改善了,它就没有了,因为那时,就不需要(它)了。
原标题:中国需发展环境保护咨询市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