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越境大气污染”报告显示,中国对日本九州与东京的PM2.5贡献率为61%和39%。中国与日本,到底谁欠谁的空气帐?跨国空气污染勿上演“公地悲剧”。
地球环境本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其中最为明显便是跨界空气污染。
最近,日本环境省(相当于中国的环保部)PM2.5专家委员会委员金谷有刚博士在环境省的会议上,做了“越境大气污染”的报告,结论是:从最西边的九州到中部的东京,日本的PM2.5中,中国的贡献率分别是61%和39%。
另一个说法是,在中国本土的污染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出口产品导致的。“飘过去日韩的空气污染,小于因生产出口日韩产品而留在中国本地的污染。”
其实早在1999年,中、日、韩三国就共同发起了大型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东北亚空气污染物长距离跨界传输的监测和模拟研究”(Long-range Trans-boundary Air Pollutants in North East Asia),简称为“LTP项目”,共同应对大气污染威胁。
2013年5月,中日韩在日本北九州召开了环境部长会议,当时就启动政策对话达成一致。2014年3月20,三国商讨“PM2.5”等跨境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首次实务级别的政策对话在北京举行,在利害一致的环境领域的合作取得了进展。在此次对话会上,中方代表表示日本和韩国的丰富经验可成为参考。日韩的代表则回应称在东北亚的PM2.5对策上三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合作。
2013年6月,印度尼西亚外长马蒂˙纳塔莱加瓦表示,印尼充分意识到苏门答腊岛空气污染事件的影响和后果,东盟国家应合作解决跨境空气污染问题。他同时表示,解决问题的途径应是合作,而非互相指责。
2014年2月28,媒体报道,日本政府正在着手构建从太空观测细颗粒物“PM2.5”等大气污染物的体制,将在预定于2017年度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上搭载可大范围观测污染物浓度的传感器。从太空中监测飘向日本的PM2.5,将有助于提前发出预警以及确定污染源等。另外日方还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合作,建立全球规模的监测网,以解决跨越国境的环境问题。
新加坡同样遭遇着跨境环境污染的“噩梦”。2014年7月8日,新加坡政府将立法严惩非法烧芭导致新加坡出现烟霾情况的外国公司。跨境烟霾污染法案7日提交新加坡国会,一旦通过,违法者可能罚款最多200万新元(约1000万人民币),法案预计最早能在今年10月份生效。
治理跨境污染,欧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关于环境空气质量和为了欧洲更清洁空气的2008/50/EC指令》(以下简称2008/50/EC指令)对区域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氮氧化物、颗粒物、铅、苯和一氧化碳的环境空气质量及臭氧的空气质量评价作出规定,建立了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在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取样点的设置与数目起了关键的作用,为此,指令确立了区、块的监测制度。目前,欧盟内部的大气环境信息已经实现共享。
在跨境空气污染合作方面,2008/50/EC指令第25条第1款规定,当任何警戒阈、限值或目标值及任何相关容忍界限或长期目标因重大的空气污染物或其前质的跨境传输致使超过时,相关成员国应协力合作,必要时可制定联合行动计划。
在向公众通报方面,2008/50/EC指令第26条第1款规定,成员国应确保公众和适当的组织如环境组织、消费者组织、代表敏感人群的组织、其他相关卫生保健团体和工业联盟充分及时地被通告特定事项。
原标题:跨国空气污染治理亟待考量 勿上演“公地悲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