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难耐,人们在享受日常洁净便利生活的同时,有另外一群人身处另一种环境,整日与垃圾“泡”在一起,为城市的环卫事业默默付出。7月31日,半岛记者来到位于胶州的青岛市小涧西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探访这处青岛最大生活垃圾处理园区的运行情况。不嫌脏臭热,“老司机”推了29年垃圾每隔几分钟,一

首页> 环卫> 项目> 正文

探访青岛最大生活垃圾处理园区:日处理垃圾5000余吨 一年发电3亿度

2019-08-02 09:01 来源: 半岛网 作者: 王洪智

酷暑难耐,人们在享受日常洁净便利生活的同时,有另外一群人身处另一种环境 ,整日与垃圾“泡”在一起,为城市的环卫事业默默付出。7月31日,半岛记者来到 位于胶州的青岛市小涧西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探访这处青岛最大生活垃圾处理园区的运行情况。

不嫌脏臭热,“老司机”推了29年垃圾

每隔几分钟,一辆满载垃圾的转运车就进入青岛市小涧西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 。经过地磅称重后,转运车来到填埋区后将垃圾卸下,垃圾场专用推土机负责将垃圾 推平,为后期的遮盖、填埋做准备。

王方林和他驾驶的推土机。

眼下正是三伏天,三辆推垃圾的推土机马不停蹄。半岛记者到现场采访时,处置 场刚刚下过一场小雨,脏、热、臭是记者最直观的感受。然而,现场的工作人员早已习以为常。57岁的王方林来自平度,29年前就开始与垃圾打交道,一直坚守在一线推垃圾。“垃圾场的活肯定是又脏又累,风雨无阻,节假日也得干,就是过年也得有人在现场 。”王方林说。据了解,王方林是处置场最早的一批推土机驾驶员,除了推土机,他还会开很多其他车辆,而且会修理。多年下来,他还带了8个徒弟。

半岛记者注意到,尽管天气炎热,但是现场的工人们都穿着长衣长裤。“因为是户外露天工作,穿长衣长裤能防止晒伤,也能防止蚊蝇。现场气味大,时间久了都能 渗到皮肤里,穿长衣长裤也算是一种防护。”王方林说。记者注意到,为了给工人避 暑,垃圾场专用推土机驾驶室内安装了空调。“发动机温度很高,人在车上就像是坐在一个热锅上,夏天天热时驾驶室内的温度能达到40度。”

雾炮摆阵除异味,填埋垃圾年发电1亿度

雾炮向空气中喷射除臭剂。

喷淋设备喷洒除臭剂。

填埋区有一层黑色的覆盖物,在填埋区上风的位置,不同距离处设置了雾炮和雾炮车,并不停地喷出水雾。“这样的设备共有五台,喷的是除臭剂,除此之外,填埋场周边还配备了喷淋设备,也是用来除臭的。”青岛市小涧西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党支部书记、副场长占美丽说。记者注意到,在处置场稍远一点的地方,有一排排类似路灯杆的喷淋设施,其顶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进行一定时间的喷雾。

垃圾填埋区表面有一层黑色覆盖物。

半岛记者在现场采访时注意到,填埋区表面有一层黑色的覆盖物,有些地方还安 装了互相通联的黑色管道。“垃圾填埋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气体,其中甲烷占到百分之 五十以上,这层覆盖物不仅能防止异味扩散,还能将气体有效地收集起来进行发电。”占美丽介绍,目前,整个园区每年仅靠填埋气体发电就达1亿度。

垃圾填埋场变“青山”,山内另有“大乾坤”

填埋场一区已被改造成生机勃勃的小山头。

在填埋区南侧几十米的位置,有一个长满青草和小树的山头,一条盘山马路直通 山顶。外人乍一看,会以为这是一个山头公园,而实际上,这是填埋场一期的填埋区 。“这个地方是填埋场一期,2002年开始在此填埋垃圾,到2017年底满容封场。这里 面有1400万吨垃圾,高度达54米,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占美丽说。

填埋场上收集甲烷等气体的管道,将用来发电。

在这座“青山”的部分区域,记者也发现了不少收集甲烷的管道。除了表面的绿 化和管道,山体内的结构也大有学问。“垃圾填埋后会产生一定的污水,这些污水被 叫做渗滤液。填埋场建设前,底部做了防渗处理,在底部铺了一层特殊的膜,之后又 铺设了管道。随着填埋垃圾的增多,边坡也做了防渗,相当于把垃圾装进了一个大袋 子,表面有一层厚厚的土壤。”占美丽说,渗滤液通过管道进入污水调节池,之后再 进入配建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日处理垃圾5000余吨,焚烧垃圾年发电2亿度

垃圾转运车卸下垃圾,推土机将进行推平。

据了解,青岛市小涧西生活垃圾处置园区有三种垃圾处理方式:卫生填埋、生化堆肥、焚烧发电。目前,处置场每天填埋垃圾约3000吨,生化厂堆肥处理约75吨,焚烧垃圾2000余吨,总共垃圾处理量5000余吨,高峰期能达到6000吨。这些垃圾主要来自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及城阳部分区域。

推土机在推垃圾。

据介绍,焚烧厂焚烧垃圾会产生飞灰和炉渣,飞灰固化后填埋,炉渣作为一般的 固废可填埋,也可重复利用例如铺路。其中,焚烧垃圾每年可发电2亿度。有机物含量高的厨余垃圾可进行堆肥,堆肥肥料可供园林绿化等使用。岛城没有完全实现垃圾 分类,目前进入处置场的是混合垃圾。“如果前端做好垃圾分类的话,园区是具备垃 圾分类处置的条件的。”占美丽说。

■人物:

退伍不褪色扎根“垃圾堆”

不惧脏累苦生活亦多彩

郭振祥在清理推土机履带间的垃圾。

郭振祥是青岛小涧西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填埋运营科辅助班班长。2002年入伍, 2016年10月转业到小涧西垃圾填埋场工作。由于表现优异,实习结束后,处置场三个 部门都想把他留在本部门。面对三个科室的盛情邀请,他毅然选择最苦的填埋运营科 。

“我主要负责填埋作业现场灭蝇除臭、沟渠清淤、污水导排、环境整治、防汛抢险等工作,整天与垃圾为伍。每次从填埋现场回来,总有人会嫌我身上臭,我就是干这个 的,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臭怕什么,洗洗澡身上又会香喷喷的了。”与记者谈起工 作中的苦和累,郭振祥总是一笑而过。

挖掘机在平整新运来的垃圾。

青岛的夏季雨水多,也是郭振祥最忙碌的时候。2018年8月上旬的一天早晨,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说时迟那时快,郭振祥顾不上齐膝的雨水,顾不上脚上的鞋袜,穿上雨鞋,直接就扛上防汛物资冲进了大雨中。在郭振祥带动下,工人们纷纷投入防汛抢险的队伍中,最终圆满完成防汛抢险任务。

尽管工作脏累苦,但郭振祥在业余时间非常活跃。作为一名文娱活动爱好者,他总是 积极参与处置场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并在各项活动中勇创佳绩。在单位,郭振祥是 人人称赞的好职工,在家里也是一位好儿子、好老公、好爸爸。据他的妻子说,自结婚后,郭振祥就没让她做过一顿饭,总是把家里收拾的妥妥帖帖,尤其是有了孩子后 ,更是把他们母子俩照顾得无微不至。

■链接

市区136.7万余户居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7月31日下午,青岛市召开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题会议,现场观摩了市南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运行情况,并召开了工作部署会,明确了下步工作任务。

会议强调,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改善,关系资源节约使用,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截至目前,市区共有136.7万余户居民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分类覆盖率达到75.5%,其中市南区、高新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但从总体情况来看,垃圾分类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体制机制、宣传发动、设施配置、示范引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会议要求,市、区两级要按照相关要求,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宣传发动,打造完善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坚持示范引领。


原标题:探访青岛最大生活垃圾处理园区:日处理垃圾5000余吨,一年发电3亿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