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垃圾的历史》讲述了生活垃圾的奇遇和不幸,它们的存在给人类带来灾难,也唤起了人们把废弃物变成为可利用的再生资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描述了垃圾正在扼杀、吞食着城市,同时也改变着城市的风景,给葡萄园带去生机,用于住宅取暖,延续千万贫困人口的生存,提供千百种小职业,养肥群猪,供孩子

首页> 固废处理> 垃圾处理> 评论> 正文

微阅读|人类与垃圾的历史(二)

2017-03-14 11:37 来源: 拾荒者

《人类与垃圾的历史》讲述了生活垃圾的奇遇和不幸,它们的存在给人类带来灾难,也唤起了人们把废弃物变成为可利用的再生资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描述了垃圾正在扼杀、吞食着城市,同时也改变着城市的风景,给葡萄园带去生机,用于住宅取暖,延续千万贫困人口的生存,提供千百种“小职业”,养肥群猪,供孩子们玩耍,排解囚犯的孤独,给疯子和艺术家们以灵感,与朋友们纵情欢乐˙˙˙˙˙˙

第一章城市垃圾

如同埃及人和希腊人一样,罗马人也曾有清洁的习惯,并把这一习惯带到了高卢。但是,随着法兰克人的入侵,这一习惯逐渐消失了。住在乡下的野蛮征服者担心城市清洁带来的噩运。在墨洛温王朝(法兰克王国王朝,五世纪末至八世纪中叶——编者按)的时代,最大的蔑视和侮辱莫过于向敌人脸上投掷“城市街边的臭泥”。就像在584年希尔佩里克一世被暗杀后,贡特朗和费雷德贡德向被派驻到布律内奥的特使们所做过的一样。与他们同时期的人,以及后来查理曼时期的人们都是行走在城市排泄物之中的。“扔到街上“、”扔到河里”已是通常的做法。垃圾粪便肆无忌惮地在街上流淌,而城里人不得不与自己的废弃物挣挤空间,相伴为邻,而且忍受这些垃圾所散发出的恶臭。

“小心水!”“下面的人注意啦!”中世纪时期的城市居民在毫不客气地向门外窗外扔垃圾粪便时常常这样叫喊。这种“体贴”的喊叫避免不了众多的行人被投出的垃圾秽物溅到身上。路易十一在一次夜间散步的时候,就曾被一民大学生再向屋外倒便盆时泼洒了一身秽物。不过路易十一并没有记恨这位大学生,相反,为鼓励他在学业上所作出的可喜努力,赏赐了他一笔奖金。尽管政府三令五申,这种陋习却一直长期延续。左拉在小说《土地》中这样描述:“废弃物通过敞开着的窗子被慷慨大方地扔了出来,一大堆的垃圾粪土˙˙˙˙˙˙女主人的长裙丢到那里,从上到下沾满了污垢;是哪个猪狗不如的东西干的?”直到1950年,在法国南方的一些城市,如马赛、索米尔,家庭主妇们为了省力,扔把垃圾和马桶倒在窗外,而不是每天早上清倒在河边。几个世纪以来,西方的大部分城市一直是肮脏不堪的。但是政府当局并没有下力量为改善条件而颁布各种规定。巴黎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1

法国国王统治下的肮脏城市

中世纪的城市的街道没有铺路石。他们狭窄,坑洼不平,空气难以流通,而且见不到阳光。满地都是由人便、腐水、垃圾、马粪、猪屎、鸡鸭鹅粪以及尘土组合成的烂泥浆。大多数街区既没有公共厕所,也没有大便槽,行人到处方便。由于排水系统的问题,污水滞留。遇到雨天就会形成马路断行,平时最繁华的街道变成了污水坑。

当然,下雨天从排水管导出的雨水冲刷了街道,在马路中间,一条水沟将雨水、生活废水和道路两旁居民扔出的垃圾一起导入下水道。不过,下水道经常堵塞。因此,街道就变成了满是腐臭垃圾的臭水坑。在巴黎,下水道都通往塞纳河。而塞纳河却又同时为居民汲取宝贵饮用水的水管和蓄水桶提供水源。

几个世纪以来,居民饱受流行性传染病的蹂躏,可怕的黑死病是最大的杀手。它造成了1346至1353年期间欧洲几百万人的死亡。百日咳的袭击同样厉害:1569年,女王的首席御医死于此病。1580年,成千上万的巴黎市民被传染病夺取了生命。未解决当时的医院不足问题,在市郊的马蒙特高地和圣马尔索建起了接待病人的帐篷。经过诊断,医学院披露出是下水道(排水系统)及垃圾存放和处理状况不当所造成的原因。

虽然医生察觉到传染病的蔓延和船舶与生活垃圾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他们从没有预料到这是直接引起病痛的根源。垃圾发出的臭气是罪魁祸首。亨利四世的医生约瑟夫˙迪歇纳认为海风夹带着腐烂气体侵袭图卢兹是鼠疫蔓延的原因。1666年,在亚眠爆发的起因之一就是垃圾所产生的恶臭气体所致。当时城市权力机构下令清除“产生和传播有害气体的烂泥和垃圾”。那时一些人,就像路易十四的御医一样,担心水质有问题,因此路易十四在1650年颁布命令,“不许再饮用河水”。但是很少有人遵守这一理智的决定,而是以错误的行为所代替。

然而,当时的舆论认为垃圾具有吉祥的效能,而星宿的影响却是导致传染病的元凶。弗朗索瓦˙德˙库赛尔医生宣称:“火星、土星和木星的练成一线使最可怕的瘟疫传播。”另一位叫克洛德˙法布里的医生认为:“也必须考虑到天空中尾巴向东的炽热的彗星的作用。”

延伸阅读:

微阅读|人类与垃圾的历史(一)

启蒙运动时代初期,巴黎的垃圾在不断地向无人地带蔓延,侵袭腐蚀着巴黎。若是“鼻孔朝天”地在大街上行走,就会有步入烂泥滩或跌进车辙的危险。

随着额房屋装饰的更新,情况变得更加糟糕;摊店都要纷纷装饰上玻璃橱窗,这样店主们既可以更好的展示他们要出售的商品,又逃避了打扫门前卫生的工作。那些起着冲刷道路主要作用的排水管改成沿墙而下的出水管道。1750年,卢梭在离开法国首都时讲了一句告别语:“永别了,泥泞的城市!”的确,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巴黎被称为烂泥城市。

浸透城市的恶臭在不断加大,直到法国大革命的前夕,作家皮埃尔˙肖伟曾悲痛地写道:“在主要街区,腐臭的垃圾使鲜花凋谢,是美女面色苍白无光。”令人作呕的臭气也是使牛奶、红酒和饮料变质腐坏的罪魁祸首。人们把腐烂物扔到远处被称作“垃圾场”的垃圾堆点。这些散发瘟疫病菌的垃圾点布满整个郊区;臭气随风侵袭首都。“到处都是死尸的气味”,著名的编年史作家路易-塞巴斯蒂安˙梅西耶写道,“在教堂,信徒们深受其害;在国家,居民们无休止地被恶臭气味所缠绕。”

2

朝代更迭,垃圾仍存

菲利普˙奥古斯特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巴黎抑制“垃圾浪潮蔓延”的国王。皇家编年史作家里科尔讲,在1184年特赦年的一天,靠在王宫床边的国王被烂泥散发出的肮脏气味缠绕的很不舒服,于是他颁布命令给巴黎的资本家和市民,要求把城市的大街小道都铺成砖道。但是,居民对此没有丝毫热情。有两条主要干道在夏特利形成了一个十字街。被称作“国王转道”的大街就是在这个时期铺成的。但是,由于志愿者跟不上,到了四百多年以后,巴黎的一半街道仍然还是土路。资本家们负责修建并维护砖道。被称作“巴黎路政关”的行政官员及其副手监督修路工作顺利进行。从此,清扫首都变成了重要工作。最初这是警察的一项任务。

强制清扫道路上的烂泥和垃圾,住在道路两旁的居民把清除物集中堆到他们院子之中,然后由其他人用往返城市与近郊之间的牛车或驴车把清除物运走。然而,这一清整卫生的良好习惯在惰性的逐渐蔓延中一点一点地消失了。在圣路易时期,让˙萨拉赞被任命为巴黎路政官。他颁布命令:今后只要发出“动员令”,就必须要清扫街道。这一做法在法国的一些村庄里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1348年,当黑死病侵袭巴黎,造成大量人员死亡的时候,人们便遵照希腊医生道克萨拉斯的建议,清除城市中所有的垃圾,同时用酒泼洒路面。道克萨拉斯医生后来在这一灾难中拯救了雅典。当时巴黎的路政官再次发布命令,要求居民清扫房前的街道,并将污泥和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场所:“所有车辆、背筐人及搬运工人都必须做好准备,将瓦砾运送到指定地区。任何违反者将被处以皇家十倍的罚金。”几乎没有人遵从这一条例。

很多巴黎人把他们清除出去的垃圾倾倒进了塞纳河。因此,路政官颁布了一条法令:凡向塞纳河及其支流倾倒污泥或垃圾者,将被处以六十倍以下的罚金。违法者受到越来越严厉的处罚:关进监狱,限食限水,甚至从1395年开始“处以绞刑和示众柱刑”。这些丝毫没有吓住那些违法者,他们还在无耻地犯罪。

妥协派势力代表路易十二不再坚持原有做法,于1506年决定,从此以后皇家将承担首都垃圾的清除和排泄工作。创建清除污泥的工作是文艺复兴初期的标志。这项工作几年后由一项产品特殊税来提供资金支持。从此,由金钱形式的债务支付取代了徭役形式的实物支付。后来,在这一税种中又增加了安装道路照明灯的工程,目的是要在首都“清除那些利用黑夜进行犯罪活动的不受欢迎的人”,起名为“污泥和路灯税”。每个街区的警察会同有钱人共同组织清除垃圾的战役,他们分派税款,选举征税代表。这一新的税种遭到普遍反对,因而,1506年的法令就此失去作用。

许多年以后,弗朗索瓦一世提出了使巴黎卫生清洁的新举措。他沿用了先前的法令,要求使用箩筐装载垃圾,而不允许把垃圾乱堆在公共道路上。1562年,在巴黎爆发了鼠疫,造成了两万五千名无辜者死亡。在此之后又颁布了一条法令,要求市民在运送垃圾的双轮车到来之前必须要清扫门前卫生,并将脏土垃圾装进筐里。从此以后,每当倾倒垃圾时都以摇铃的方式来提醒居民垃圾车的到来。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1919年,才改为由汽车收运垃圾收运垃圾。

延伸阅读:

微阅读|人类与垃圾的历史(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